國銀存放比大跌 金管會關切
2016-08-06 05:26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
存放比是指銀行吸收的存款中,有多少比率被貸放出去,比率愈高代表存款被有效利用,反之代表資金運用效率不佳,可能導致金融體系爛頭寸四溢。
以國銀而言,以傳統放款業務為主的銀行存放比愈高,像是土銀、彰銀、台企銀的存放比高達80%以上;兆豐、華銀也有75%以上。反觀以手續費收入為主的銀行,如花旗、渣打等外商銀行,存放比只有40%、50%。
然而,整體本國銀行的存放比在2000年高達95%以上,2007年還有85%左右,2009年遭逢金融海嘯衝擊,企業資金需求疲軟,存放比大幅下跌至80%以下後,就開始逐年下滑,到今年6月底,存放比降至72.99%,創統計以來新低。
為了找出銀行放款動能衰退原因,金管會近期將召集銀行業者開會,聽取業界建言。金管會官員表示,開會目的主要是商討如何提振資金運用效率,並非只針對放款,集思廣益為銀行資金找去路。據了解,開會形式可能由周邊單位負責舉行會議蒐集意見,供金管會作為是否要鬆綁法規的參考。
官員指出,存放比降低固然反映景氣不佳,但隨銀行業務愈來愈多元化,對放款的依賴降低,手續費收入占銀行比重逐年攀升,亦造成存放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官員說,台灣全體銀行手續費收入占獲利比重約22%,與英國等金融業發達的國家相比仍偏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