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壽險業帳上的未實現損失,可能有繼續擴大的隱憂

2015 年 8 月由中國引發的股災,對國內壽險業產生巨大衝擊,6 家上市壽險公司在 Q3 綜合損益表上,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合計 1,900 億元,其中單是富邦人壽就高達 941 億元,災情嚴重。


2016 年 1 月 8 日,富邦金公布 2015 年財報自結獲利,全年共獲利 636.34 億元,其中富邦人壽獲利也高達 413 億元,獲利再創新高;但富邦金股價從 2015 年 5 月高點每股 66.4 元,到 2016 年 1 月 8 日止卻跌到每股 39.65 元,股價共跌了 4 成,為何一家公司獲利創新高,股價卻頻頻破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獲利創新高  淨值卻滑落

中國於 2015 年 8 月引爆全球股災後,8 月 30 日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人正在上海參加研討會,媒體問他股災對富邦金的影響時,蔡明忠表示,「這波股災全球金融機構都受到影響,富邦金也不意外……。」沒想到,10 月底各金控第三季財報公布後,壽險業因股災導致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出現巨幅未實現損失的現象,令外界大吃一驚;富邦人壽 2015 年第三季損益表中,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高達 941 億元。
損益表上的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金額,雖然不影響當期的獲利,但會造成淨值縮減,這也是富邦金及其他與壽險有關金控股價下跌的原因之一。觀看富邦金股價趨勢,可發現股價有兩波下殺趨勢,分別是 2015 年 8 月(全球股災)以及 2015 年 11 月(財報公布),而 2016 年股市開盤又遇到陸股的「熔斷」機制搗蛋,股價自然難以好轉。

富邦澄清  投資部位穩健

對此,投信業者指出,觀察金融股的績效不能只看獲利表現,還要看淨值高低。投信業者就發現,與壽險有關的上市金融業,如富邦人壽(母公司為富邦金)、國泰人壽(國泰金)、新光人壽(新光金)、以及中信金旗下的台灣人壽與中信人壽、和單獨上市的中國人壽等 6 家壽險公司,都發生獲利不錯、但淨值卻減少(僅國壽淨值微幅上漲);其中,富邦人壽 2015 年第三季的淨值與 2014 年底相比,竟少了 500 億元,這透露出壽險投資部位可能潛藏巨額的未實現損失,自然會引起法人的疑慮,這應該也是股價下跌原因之一。
對於 2015 年第三季帳上如此巨額的未實現損失,富邦人壽回覆本刊詢問時指出,富邦人壽列在備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金額,佔投資總部位的 63%,遠高於部分同業的標準(平均 20 到 40%),此部分未實現損失金額較高,是富邦人壽財務較透明之故;至於 2015 年第三季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高達 941 億元,只是變化數,實際上,富邦人壽此項未實現損失的金額只有 246 億元。
針對富邦人壽此項說法,專業會計師解讀指出,在國際會計原則(IFRSs)的規定下,金融業的資產有多項分類,若分類到「持有到期」項目,則不必按市價衡量;但若分類到「備供出售」項目,則必須按市價評價(market to market),有獲利則列為未實現利益,有損失則列為未實現損失,再列到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權項」中,做為淨值的增減項目。
舉例來說,A 公司在 2014 年買進 B 股票成本是 100 萬元,並列為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到年底 B 股票漲到 130 萬元,因為 B 股票並未實際賣出,於是在 A 公司的損益表上,就會出現 30 萬元的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並轉入資產負債表淨值中的「其他權益」項下,也會出現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 30 萬元。
換句話說,A 公司帳上淨值會因此增加 30 萬元;但到 2015 年第三季底,當 B 股票部位不變,且下跌到 90 萬元,則 A 公司 2015 年第三季損益表上,就會出現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 40 萬元;但資產負債表上其他權益項下的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因為 2014 年底有 30 萬元未實現利益,而 2015 年的 40 萬元未實現損失,轉入資產負債表兩者相抵,原來的 30 萬元未實現利益因股價下跌而蒸發掉了,並列出 10 萬元未實現損失。
富邦人壽所講的「變化數」就是這個道理,在富邦人壽財報上,可以看到 2014 年底資產負債表上,其他權益的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有未實現利益 577 億元;而雖然因市價波動,2015 年第三季損益表上,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有未實現損失 941 億元,但因 2014 年資產負債表有大幅未實現利益,同時因當年投資部位仍有進出,經過調整,2015 年第三季資產負債上的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就只有 246 億元,其中的數據加總雖與 A 公司例子不同, 但原理相同。
富邦人壽對此表示,雖然 2015 年帳上有巨額未實現損失,但 2015 年第三季,富邦人壽的轉投資收入也高達 1,300 億元,投資部位採多元配置,非常穩健。
另外,2015 年第三季,國泰人壽損益表中的備供出售金融資產,也有高達 648.9 億元的未實現損失;但同樣因 2014 年底資產負債表上的其他權益項下,有高達 417 億元的未實現利益,因此,國泰人壽 2015 年第三季資產負債表,經過調整後其他權益項下的未實現損失只有 182 億元。較不同的是,富邦人壽 2015 年第三季與 2014 年底的淨值相比少了 500 億元,但國泰人壽的淨值反而微幅增加了 42 億元。
國泰人壽副總林昭廷表示,2015 年第三季因為金融市場行情波動劇烈,產生較大額的未實現損失,但國泰人壽的淨值高達 3,325 億元,不會受這點波動影響,投資組合非常穩健。

升息+股災  壽險隱憂大

對於未來,財務專家透露,壽險業帳上的未實現損失,可能有繼續擴大的隱憂,因為壽險業的投資部位除了股票外,債券部位更大;而美國聯準會(Fed)在 2015 年 12 月宣布升息一碼,且 2016 年還要再升息,因債券價格與利率成反向關係,利率上升將導致債券價格下跌,而壽險業恐因債券價格下跌,會再出現大量的未實現損失。
由於壽險業購買債券多屬於長期債券,富邦人壽對此表示,升息是短期利率指標,長期利率影響尚待觀察。
信評業者對此也較不擔心,中華信評副總張書評指出,已注意到富邦人壽在 2015 年第三季備供出售金融資產,產生的巨額未實現損失,但中華信評認為富邦人壽財務風險結構仍相當允當,至於因利率上升使債券跌價造成的未實現損失,狀況應不會太嚴重。張書評表示,中華信評在計算壽險業的資本結構時,會將因股價下跌的未實現損失扣掉,但若由於債券價格下跌產生的未實現損失,則不會從資本扣除,因為,壽險業買進債券多是持有到期,屆時仍可拿回本金,債券價格波動產生的未實現損失對資本結構影響較小。
對此,惠譽保險機構評等部副總黃佳琪也表示,利率上升雖會使債券價格下跌並因而產生未實現損失,但也會使保險業固定收益的投資收入拉高,未必都是負面的,還必須觀察後續影響。
不過,比較令人擔心的是,2016 年除了聯準會已宣布要繼續升息的隱憂外,才剛開年全球就發生股災,而壽險業帳上投資部位甚高,對於 2016 年同時出現的升息與股災兩項不利因素,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行。

Life Insurance Company_wealth01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