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國銀壓力測試 全過關


詹庭禎:已具備一定風險承擔能力






金管會首度將「銀行存放利差」衝擊列入壓力測試,風險能力差者,恐得增資或減少放款。

【廖珮君╱台北報導】國內外經濟情勢丕變,金管會對銀行業啟動歷年最大規模壓力測試,昨公布測試結果,國銀在普通股權益、第1類資本比率和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等4項資本標準,全部「過關」。


首度納入存放利差

銀行局長詹庭禎昨坦言,這次首度納入「銀行存放利差」,測試當銀行利差大減0.4個百分點到1%時,對銀行業1年獲利的衝擊;業者說,若以全體國銀25兆元放款估算,銀行1年淨利息收益最多恐少1000億元。
銀行業者說,2008年海嘯時,當時銀行存放利差從2%大減0.5~0.7個百分點,只剩1.3%左右,當時就重擊獲利,若再發生,恐全球經濟都會再度陷入大衰退。
金管會4月底啟動銀行業「壓力測試」,如同國銀「模擬考」,由金管會統一出題並擬定「輕微」和「嚴重」情境,以2015年為計算基準日,測試國銀在嚴重情境下,資本適足率是否可維持8.625%法定水準。
依金管會統一「考題」,有3大壓力測試情境,一是總體經濟環境,除台灣外,這次更納入中國、日本、歐洲、美國等4大主要經貿往來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指標,二是增列銀行國內外存放款利差縮減,三是市場風險。 

因應國際情勢動盪

詹庭禎說,最嚴重的測試情境是,經濟成長率衰退2.5%、失業率上升到7.5%、房價下跌21%,利差少0.4個百分點到1%、台股下跌30%,就算如此,國銀資本適足率仍有10.58%,仍在法定標準之上。目前國銀資本適足率約12%。
輕微情境則是,經濟成長衰退1%、失業率上升到6%、房價下跌12%,利差少0.2個百分點到1.2%、台股下跌15%,國銀資本適足率為11.68%。
詹庭禎昨坦言,面對黑天鵝和國際情勢動盪,今年才首度做全面性壓力測試,包括存放利差、台股等,都是今年第1次納入測試。測試結果也顯示,金管會近年要求各銀行增提備抵呆帳、及提高資本適足率,已讓銀行具備一定風險承擔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