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信評機構示警 壽險匯損風險升高


2015-06-18 03:41:57 經濟日報 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

債信評級機構警告,台灣壽險業者持續擴大海外投資,加上新台幣升值,已使業者面對的風險升高。
截至4月底,台灣壽險業者持有的外國資產占總資產比率升至52%,高於去年12月的50%和2011年的38%。惠譽和穆迪已給台灣壽險業者負向的債信展望,理由是台灣公債殖利率跌至日本以外亞洲地區的最低水準,促使壽險業者轉而投資海外資產。
新台幣兌美元2015年迄今升值1.8%,兌歐元漲幅更達9.6%。標普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指出,強勢新台幣已升高壽險業新台幣18.97兆元(6,100億美元)資產面臨的風險。過去兩年新台幣走軟促使業者減少避險以擴大獲利,但新台幣回升侵蝕了業者提撥的匯損準備金。
中華信評分析師謝雅瑛:「若壽險業者增加海外部位的速度不變,我們將很擔心。過去兩年避險的誘因很弱。新台幣若持續升值,將耗損業者許多準備金。」中華信評估計業者2013、2014年的外匯投資70%有避險,低於之前的75%。
謝雅瑛說,持有海外資產增加,導致台灣壽險業者平均風險評量水準下降,升高個別公司遭降評的可能性。
迄4月30日,台灣壽險業者持有海外資產達新台幣8.9兆元,高於去年12月的8.3兆元。
彭博的數據顯示,目前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1.52%,比同期美國公債低79個基點。
南韓壽險業者2014年持有海外資產僅占6%,南韓10年期公債殖利率比美債高10個基點。
穆迪指出,台灣最大壽險業者國泰人壽未避險的外匯部位2014年升至22%,高於2013年的17%。
國壽表示,未避險比率雖升高,但公司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來保護資產,並維持外匯準備。
穆迪雖給台灣壽險業的評級負向展望,對部分業者的評量卻較佳,例如給國泰人壽Baa2的評級正向展望,給台灣第二大壽險業者富邦人壽A3的評級(比國泰高二級)則給予穩定展望。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台灣金融業真的這麼「好賺」?

台灣金融業真的這麼「好賺」?



圖片來源:劉國泰

瀏覽數

33780

台灣金融業真的這麼「好賺」?

作者:張翔一、李立心  天下雜誌566期
OBU法規鬆綁、壽險資產重估與投資收益,讓台灣金融業去年獲利暴衝。 但虛實參半的榮景背後,卻帶來新的挑戰。
去年全台灣最風光的產業,恐怕不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科技業、不是年底才迎來原物料價格大跌的傳產業,也不是受惠觀光人次創新高的服務業,而是掌管你我荷包的金融業。
今年初,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語帶得意地宣布,根據金管會內部統計,二○一四年全台金融業,預計創下高達五千億台幣的稅前盈餘,不僅較一三年大幅成長逾二○%,更創下歷史新高。
攤開金融業財報,除了證券業表現平平外,全體銀行業單是去年前三季的稅前盈餘,就高達二六一八億元,比前年全年還高出一百億。壽險業的獲利也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獲利上看一千三百億,是一三年的整整兩倍。
銀行業全靠OBU大補帖
「今年,金融業獲利要再成長五%到一○%,續創歷史新高,」新春記者會上曾銘宗喊出獲利目標,活脫脫像個金控董事長。
不過一年,金融業就真的脫胎換骨,競爭力大躍進了嗎?五千億獲利的虛實真相到底為何?
去年,國內銀行業獲利的大補帖,是傲人的「海外獲利」。雖然項目是「海外獲利」,但說穿了,就是境內關外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
數字會說話。金管會估算,去年全台銀行業,稅前盈餘共賺了三三二八億台幣,其中單單「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一項的稅前盈餘,就超過一二○○億台幣,足足佔全體銀行業獲利的三成六,較前年大幅成長六六%,約五百億台幣。
為何國際金融業務分行這麼好賺?答案必須先從這個分行是什麼講起。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是國內銀行在境內設立的虛擬境外分行。當中客戶的存款和銀行的放款,都視同在境外執行,不僅資金可自由調動,也不受國內所得稅法(如利息收入應納綜合所得稅)的規範。其客戶僅限境外企業和持有外國護照的個人。
近幾年,政府陸續鬆綁OBU相關法規,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方便」、「節稅」的特色,頓時成為台商新寵,全台各銀行的海外資產規模,從○九年的不足三兆,暴增到去年中的七兆台幣。
沒禁止的,都可賣了
去年初,曾銘宗再加碼放寬OBU法規,允許銀行業OBU理財商品,採「負面表列」監管。意思是,銀行業者除了主管機關禁止的新台幣計價的商品外,其餘避險基金、結構型商品、連動債在內,各種琳瑯滿目的金融商品都能賣。
「這項政策,讓OBU整個活了起來,」去年OBU獲利第一名,兆豐銀行總經理魏美玉說。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也指出,過去台灣資金外流,OBU業務擴大開放,等於讓國內銀行能做外國銀行一直在做的境外金融,讓國內銀行業賺「過去沒賺到、現在補賺回來」的錢。
客戶多了理財管道,對銀行而言更好的是,OBU理財商品手續費約在五%到一○%間,遠高於境內財富管理約二%到五%的行情。
然而,這項銀行、客戶雙贏的開放,也造成國內金融市場的新怪象和新風險。
場景來到台北市基隆路二段一間不起眼的住商大樓。當中一間三十坪不到的辦公室,竟然擠滿了約十組客人和奔走其間的業務專員。
金融服務 一國兩制
「我們有多種配套方案,可以協助您成立境外投資公司,同時申請國內銀行的OBU帳戶,不僅可以『合法節稅』,還能輕鬆投資佈局全球,」業務專員熟練地對來訪客戶說明。
說穿了,這家收取高額佣金的「顧問公司」,就是協助台灣富人變身「假外資」的代辦機構。台灣銀行業大賺錢的背後,反映台灣的金融服務也漸漸變成一國兩制,形成另一種社會不公。
不少其實是台灣人為了避稅,成立境外紙上公司而來。把現金轉存到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個人利息頓時變成「海外企業營收」。
財富管理的產品在國際金融業務分行,能夠有更多選擇,例如境外的避險基金。這樣的差別,更讓「變身假外資」的潮流,從富人間的口耳相傳,向中產階級延伸。
「我手上的客戶,老實說真正的外國人、外商沒幾個,普通上班族卻有不少,還有大家集資三百萬,要透過OBU買當紅的避險基金。大家都知道,OBU還是做台灣人生意吧,」一位具十三年金融業經歷,前年才轉調OBU部門的黃姓協理直言,「有的同業更狠,長官會要求理專教客戶如何把錢轉到OBU。」
財政部直到去年七月底,才首度與金管會專案金檢,同時查稅。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財政部甚至發新聞稿澄清,未有「大規模查稅」的動作。
壽險靠老本重估與投資
金融業最賺的銀行業,潛藏假外資的風險,「第二賺」的壽險業,靠的也不是業務基本盤,而是法令放寬、會計政策改制帶來的利多。
去年壽險業獲利可望達前年的兩倍,國泰、富邦雙雄獲利皆創下歷史新高,富邦人壽獲利更大幅成長四二%。
但這波獲利成長,靠的不是業務基本盤,而是法令放寬、會計政策改制帶來的利多。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梁正德指出,去年保費收入雖有增加,但保險損益與過去差不多,獲利增加主要還是來自投資獲利。
分析會計師簽證過的財報,前三季壽險稅前獲利高達一○○四億,較去年同期成長六成二,約三百八十億台幣。
三百八十億台幣中,有四成是不動產重估利益所貢獻,剩下六成有一大半是靠美元對台幣升值、趁金融市場高點,出清倉庫裡的投資好貨賺的。
去年,老字號國泰人壽第一季就重估不動產,前三季認列了一三六億,富邦和南山人壽也分別認列十五億、十六億。
從某個角度來說,二○一四年金融業賺大錢,根本是金管會修改會計政策,送出的大紅包。
過去,壽險業買不動產,只能用成本列帳,不論房地產價格高或低都不動。
但會計準則修改後,壽險業者可以找估價師重新鑑價,以市價計帳。重估後,每年隨著房地產價格漲跌,就要認列獲利或虧損。
但金管會允許資產重估的條件是:認列的獲利不准分配。「用白話文講,就是股東看得到吃不到,」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行政營運長鍾丹丹直言。
加上年底才重估的中國人壽,總計壽險業約一百八十億台幣獲利不能分配。這一四%就像股東帳上的富貴,有如天邊一朵雲。
鍾丹丹指出,金管會其實對不動產獲利的態度一向謹慎,即使公司出售不動產,賺了錢,也要經過保險局核准才能分配。
更重要的是,鍾丹丹提醒,採用公允價值就不能回頭,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未來如果房價重挫,損失也會馬上反映在財報上。
接受基本面考驗
壽險業者坦言,不動產重估的重點不是獲利,而是重估後,淨值增加,依法可有較多子彈,去做海外購併。
去年下半年,國泰金控接連宣布利用國泰人壽的雄厚資金,併購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入股東南亞銀行。
「我們淨值一下子多了將近一千三百億,等於多了五百億的空間進行海外併購,」國泰人壽副總經理林昭廷笑著解釋。
不過,林昭廷也坦言,國泰所有的不動產都做了重估,未來「沒有再多這種東西了。」
一位外資券商金融分析師也提醒,部份壽險公司去年的高獲利,是賣掉庫房裡的好股票、好債券,殺雞取卵衝高的。獲利創新,但資產負債表上的淨值卻下降,體質變弱。投資人不要只看獲利。
「去年獲利一部份是一次性認列,今年還是要回到基本面,」梁正德預期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網路投保等新業務將是壽險業的新契機。
五千億台幣的高獲利固然令人興奮,但每個政策都有副作用,當曾銘宗宣布台灣金融業獲利創新高的同時,也該注意另一面的社會代價。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4342&utm_source=ETU&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ETU#sthash.KiLD7sBf.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