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國際板債市的買家主要就8~9家壽險公司,根本沒有流動性


主要買主就那幾家 壽險業:建次級市場助流通




主要買主就那幾家 壽險業:建次級市場助流通
投資國際板債券金額前5大壽險公司
「國際板債市的買家主要就8~9家壽險公司,根本沒有流動性」,壽險業者坦言,國際板債市目前是極佳的投資工具,現在債券利率都還有4.3%以上,但此市場投資人及發行人過度集中,只要幾檔債券出問題,就會拖累整體壽險業。
壽險業者指出,目前國際板債券完全沒有次級市場,都鎖在各壽險公司手中,一旦有人要急著出售變現,價格可能會被壓得很低、不具流動性,因此建議應盡速建立國際板債券的次級市場,同時發行人應更多元化,避免過度集中。
國泰人壽也建議政府,應政策鼓勵發展5+2或綠能產業的證券化市場,例如離岸風力發電需要大量的投資金額或授信,或政府公建、都更需要資金,都可以用證券化來發行募資,壽險業資金也可投資、去化。
國壽強調,會控制國際板的投資額度,要在可承受的風險下才投資,且投資市場要求多元及分散,因此以國壽5兆元多元資金,只投資約2,500億元的國際板債券。
新光人壽也表示,已針對金融機構發行的國際板債券控管風險,就是不要過度集中,如投資國內外金融機構的股票及債券合計不要逾可運用資金30%,以免金融風險過度集中。
金管會及主要壽險公司提供的資料,目前國際板債券第1大買家是南山人壽,6月底止的投資金額合計新台幣7,600億元左右,加上大量承作外幣傳統型保單,以降低匯損風險,使得南山人壽海外投資金額占其可運用資金達72.5%。
此外,富邦人壽到6月底也有近4,900億元的國際板債券,新光人壽有逾4,000億元的部位,中國人壽也有3,200億元,國壽則有2,500億元部位,合計前5大壽險公司投資量就占壽險業持有國際板的7成左右;同時資產逾兆元以上的壽險公司,目前海外投資占比都逾60%,等於可運用資金中有6~7成以上都是外幣部位,且占率還可能會繼續升高。
日前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公開為國際板債市叫屈,認為這市場已被汙名化、泛政治化;櫃買中心7月底也發布問券調查結果,即48個來台發行30年期美元國際債券的外國發行人,扣除其中10個發行人只在國內發行,以及11個沒有相似條件的國內外債可比較外,剩下27個外國發行人有15個在國際板發行的利率高於國外市場,平均高8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6個低於國外,平均低15基本點,其餘不明顯,並沒有所謂國際板債利率普遍低於國外的情況。
(工商時報)

關鍵字:投資

7月底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共新台幣3.18兆元,約占國外投資金額23.4%,占壽險業可運用資金14.9%

保險局:可限制集中度 莫封殺

國際板債券到今年8月底累計發行1,233.25億美元(約新台幣3.72兆元),其中壽險業投資近9成,保險局表示,希望各壽險公司維持現有國際板投資比重,不要再大幅提高,同時保險局也評估是否要對發行人集中度設限,例如對金融機構發的國際板債券投資比重不宜超過一定比重,以免風險過度集中,但「不要輕言廢除國際板」。
保險局表示,當初推動修改保險法,准許投資國際板債券不計入海外投資45%限額內,除了是要推動金融進口替代、發展台灣外幣債市,最重要的是替壽險資金找出路,目前也的確發揮功效,希望各界再觀察這項政策1~2年。
保險局官員私下表示,壽險業必須維持一定的新契約保費成長,否則就會出現「保費懸崖」,直接衝擊到業務員生計,再者是公司的營收以及獲利衰退,進而影響公司股價,衝擊台股,最後就是影響台灣經濟,所以若保險資金無處去化,壽險公司就無法繼續大量承作新保單。
官員坦言,壽險業推出較高利率的保單,吸收國人的資金再去投資運用,增加公司獲利,總好過台灣沒有具吸引力的金融商品,國人的錢直接跑到國外投資,這樣對台灣可能更不利。
金管會統計,到7月底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共新台幣3.18兆元,約占國外投資金額23.4%,占壽險業可運用資金14.9%,仍算是安全水位,國際板投資金額前五大壽險公司為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及國泰人壽。
保險局希望各公司目前投資國際板占其資金的比重不要再大幅增加,維持現有水位為佳,同時目前國際板大多是金融機構來台發行,如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東方匯理銀行及花旗銀行、摩根士丹利等,若是債券等級在BBB+級以上則沒有投資限額,所以考慮要對發行者集中度設限,以免投資風險過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