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r IFRS 9 2018年元旦上路 銀行面臨2大衝擊 恐再掀增資潮 2015年09月29日 IFRS 9公報2018年元旦上路,銀行業提呆準備將變多。 資料照片 【廖珮君╱台北報導】金管會拍定,對金融業財報衝擊最大的「金融資產重新分類和衡量」IFRS 9公報,將在2018年元旦上路,銀行業將面臨2大衝擊,1是各銀行提列放款呆帳損失「又多又早」,吃獲利、衝擊資本適足率;2是不能再藉由買賣股票美化財報,以股票操作為主的中小型銀行衝擊大。 據了解,銀行公會已成立專案小組,評估試算接軌後的衝擊和因應,因應放款減損得大增呆帳準備、衝擊資本適足率,銀行業恐再掀起一波增資潮,或銀行為了轉嫁成本,恐直接拉高企業戶貸款利率。 IFRS 9上路對銀行業衝擊 採預期信用損失模式 IFRS 9對銀行衝擊包括「放款」和「投資」。放款面最大變革是,一律改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式,各銀行評估放款減損的時程將更早、提列呆帳損失也將大增。 相關官員說,IFRS 9將放款分3大階段做減損測試,一是放款後,需提列1年內無法收回的損失;2是需提列該國家、地區、該產業前景轉差的損失準備;3是該公司戶、個人戶已發生違約的損失準備。 例如,國銀放款給中國某台商面板廠,得提列該台商1年內無法還款的損失準備;其次,當中國經濟、股房市下滑,甚至面板產業走衰,得再增提損失。若該台商已違約遲繳本息,銀行得再增提損失。 金融資產「投資面」將分3大類,交易目的、非交易目的(類似備供出售)及攤銷後成本(類似持有到期),未來持有股票一律得評價,若列「非交易目的」者,出脫股票不能入損益,等於各銀行不能用買賣股票美化財報。 投資面將會分3大類 列「非交易目的」的股票包括策略性持股,如交叉持股想出脫持股、有獲利時也只能進「綜合損益」,不影響每股獲利,但可增加保留盈餘、提升淨值,也可以分配給股東。 未上市櫃股票須以公允價值評價,因未上市櫃股無市價,如何評價對銀行將是一大挑戰,部分未上市櫃股營運差,銀行恐產生損失






字級:

人氣(16)轉寄(0)引用(0)
 

IFRS 9 2018年元旦上路

銀行面臨2大衝擊 恐再掀增資潮






IFRS 9公報2018年元旦上路,銀行業提呆準備將變多。
資料照片

【廖珮君╱台北報導】金管會拍定,對金融業財報衝擊最大的「金融資產重新分類和衡量」IFRS 9公報,將在2018年元旦上路,銀行業將面臨2大衝擊,1是各銀行提列放款呆帳損失「又多又早」,吃獲利、衝擊資本適足率;2是不能再藉由買賣股票美化財報,以股票操作為主的中小型銀行衝擊大。
據了解,銀行公會已成立專案小組,評估試算接軌後的衝擊和因應,因應放款減損得大增呆帳準備、衝擊資本適足率,銀行業恐再掀起一波增資潮,或銀行為了轉嫁成本,恐直接拉高企業戶貸款利率。


IFRS 9上路對銀行業衝擊

採預期信用損失模式

IFRS 9對銀行衝擊包括「放款」和「投資」。放款面最大變革是,一律改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式,各銀行評估放款減損的時程將更早、提列呆帳損失也將大增。
相關官員說,IFRS 9將放款分3大階段做減損測試,一是放款後,需提列1年內無法收回的損失;2是需提列該國家、地區、該產業前景轉差的損失準備;3是該公司戶、個人戶已發生違約的損失準備。
例如,國銀放款給中國某台商面板廠,得提列該台商1年內無法還款的損失準備;其次,當中國經濟、股房市下滑,甚至面板產業走衰,得再增提損失。若該台商已違約遲繳本息,銀行得再增提損失。
金融資產「投資面」將分3大類,交易目的、非交易目的(類似備供出售)及攤銷後成本(類似持有到期),未來持有股票一律得評價,若列「非交易目的」者,出脫股票不能入損益,等於各銀行不能用買賣股票美化財報。 

投資面將會分3大類

列「非交易目的」的股票包括策略性持股,如交叉持股想出脫持股、有獲利時也只能進「綜合損益」,不影響每股獲利,但可增加保留盈餘、提升淨值,也可以分配給股東。
未上市櫃股票須以公允價值評價,因未上市櫃股無市價,如何評價對銀行將是一大挑戰,部分未上市櫃股營運差,銀行恐產生損失

央行降息 銀行獲利恐年減10%


央行降息 銀行獲利恐年減10%
近10季國銀存放款利差走勢
央行降息 銀行獲利恐年減10%
今年各季已定價及預計發行公司債金額
中央銀行降息到底會吃掉銀行業多少獲利?根據大型金控內部總體經濟研究中心估算,此次央行降息,倘若依照存放款平均淨利差下降4個基本點、放款年增率平均5%等指標綜合估算,銀行獲利恐將減少10%,另一方面,整體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也會從2014年的11.4%再降至9.6%。
如果依央行內部統計的本國銀行存放款利差數據,由於先前政策利率連四年未調整,銀行利差大致維持在1.42個百分點左右。銀行主管指出,降息後存款利率反映速度理論會比放款利率快,但多數企業現在授信不是議價就是採浮動利率,評估降息反會讓銀行利差進一步縮減,不利銀行經營。
這家大型金控研究中心也同時估計了央行降息對保險業務帶來的影響。該金控評估,台灣的保險業者,在國內債券、現金、以及房貸等三大部分,受央行降息影響的程度最高,這三大部位佔保險業者的資產比重,大致在10~25%、3~5%和3~5%等區間。
在進行綜合評估後,該金控研究中心指出,保險業者在今年的每股盈餘可能會降低0.9~2.3%;由於貼現率已開始下滑,估計保險業者的負債準備金負擔也可能加重。
該金控對於銀行業獲利受影響的程度,主要是透過銀行與利息收入有關的三大資產,包括平均占比60%的放款、10%的銀行間放款,以及16%的固定收益來綜合推估,預估年獲利將減少10%。
倘若依照金管會所公布的今年前7個月的國銀獲利1,985.5億元來推估,全體國銀未來一年內將被吃掉的獲利將在340億元上下。
另方面,也有大型公股行庫內部估計,若扣掉存、放款利息相抵,以及定存會等到期再反應,放款快則一個月、慢則三個月等反應時間快慢等變數來看,估計大型行庫年獲利受影響的程度,應在4~5%。
相較於銀行業,該大型金控的內部研究結果認為,保險業受到的影響會比銀行業更大,「因為比起利息,銀行業的信用成本增加對於獲利的影響反而更大」,但對於保險業,降息及台灣債券殖利率的下滑將直接衝擊其經常性收入。(工商時報)

壽險 台股風險係數擬調降




壽險 台股風險係數擬調降
金管會歷來對保險業RBC祭出暫行措施
全球資本市場波動,為避免壽險業年底前為符合資本適足率而拋售台股,金管會已拍板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暫行措施,首度調降台股風險係數,由0.2411降為0.2014、降幅約16.5%,將可讓壽險業手中逾1.1兆元的台股部位相對「抗跌」;至於宣布實施時點,金管會表示仍在最後評估。
7500點,也不必認賠殺股
2008金融海嘯、2011歐債風暴時期,金管會都曾祭出不同的RBC暫行措施,但這次是首度調降台股風險係數,效果所及,就算台股下挫到7,000~7,500點,大部分壽險公司也不必為了挽救RBC而認賠殺出股票,更不會在年底造成台股沈重賣壓;若台股相對持穩,有些壽險甚至還可逢低進場加碼。
也將評估採「逆景氣」係數
金管會表示,調降台股風險係數是「暫行措施」,年底前還會評估採用「逆景氣」係數,即未來股票風係數會隨大環境、股市動態調整,股市高檔時係數較高,避免壽險資金高點入市,但若股市低檔則調降風險係數,代表未來上檔機率高,讓壽險業可逢低加碼,成為股市穩定的法人力量。
全球資本市場波動,第2季陸、港股重挫,美股也大回檔,台股更是從4月接近萬點,到8月直拉摜破8,000點,甚至一度跌破7,500點,有大型壽險公司RBC因而逼近200%邊緣,希望透過壽險公會爭取RBC暫行措施。
壽險公會8月底通過的建議案是股票損益只認60%、股票風險係數降到0.1206,屆時壽險公司預計還可再加碼台股近新台幣2,000億元;但這項決議目前壽險公會尚未交給金管會。
風險係數降為現行的83.5%
金管會內部則早已備妥方案,將視台股波動情況祭出不同的措施,保險業RBC暫行措施即是其中之一。據悉,保險局已依近期台股波動,算出調降台股風險係數的最適數字,即從現行0.2411降為0.2014,約是現行要求的83.5%,比壽險公會先前提案的50%或75%都更嚴格,目前初步評估,若台股再跌破8,000點,即可能會宣布這項RBC暫行措施。
至於改用一年均價、打折認列損失等措施,金管會評估,未來整體經濟及台股情勢並未達如此惡劣的情況,初步並不打算採行。(工商時報)

壽險海外投資 躍增

2015-09-14 04:53:57 經濟日報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壽險資金外流,國外投資部位大幅增長。壽險業國外投資餘額,去年底為8.27兆元,今年7月底已經增至9.47兆元,七個月驟增1.2兆元。
法人認為,台灣壽險業投資海外占可運用資金比重突破54%,在亞太地區已經是名列前茅,投資海外部位不斷增加,主要是因應負債到期時間與相稱的長天期投資工具供應不足。
不過,不少壽險公司的外幣投資,就算排除國際板債券、外幣保單,也已瀕臨上限,應建立允當的外匯避險策略和足額的外匯價格準備金額,才能因應未來的風險變化。
整體壽險業國外投資部位占可運用資金攀抵54.67%,反觀公債、股票等部位,都有減少現象。
據保發中心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壽險資金投資海外部位餘額達9.47兆元,占可運用資金54.67%,相較於去年底的8.27兆元,增加了1.2兆元。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曾銘宗:銀行獲利 將終結連五年創高


2015-09-28 02:17:18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 (聯合報系資料庫)

分享
銀行獲利將終結連五年新高紀錄,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7)日首度表示,今年銀行獲利要再創新高的可能性不高,不過全年獲利仍會有3,200億元左右,降息的影響有限,主要是增提準備及市場波動大等因素所致。
中央銀行上周四宣布降息,市場預期金融業獲利受影響,上周五法人大賣金融股。曾銘宗認為,現在利率已採指數化,三個月調整,存款也跟著調整,降息半碼對金融業利差及獲利不會有太大影響。
曾銘宗表示,即使降息,今年全體銀行獲利仍會有3,200億元左右。去年全體銀行稅前盈餘3,201億元,連續第五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曾銘宗認為,今年要再創新高的可能性不高。主要原因包括今年經濟情勢不佳,市場波動大,投資獲利相對不易,加上金管會要求銀行針對大陸地區授信及不動產授信增提準備,都影響銀行獲利表現。
以大陸授信為例,金管會資料顯示,銀行須依規定提列的準備就有303億元,到7月底已提了256億元,平均提存準備的比率為1.24%。還有18家行尚未提到金管會規定的1.5%,未來還需增提的準備金額有47億元。
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1到7月,本國銀行稅前盈餘1,98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5%,其中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衰退最大,少了6%。

本國銀行稅前盈餘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官員表示,去年OBU獲利已大幅成長50%,今年要再成長相對不易,隨著OBU獲利減少,OBU的獲利貢獻度也下降,去年OBU獲利占全行比重為27%,今年前七月降至25%。
此外,在全球景氣不明情況下,企業資金需求減緩,銀行聯貸案也較保守,都讓OBU獲利減少。
今年前七月獲利已上百億元的銀行,則有五家,依序是兆豐銀189億元、中信銀167億元、國泰世華154億元、台北富邦137億元及一銀111億元。這五家「百億俱樂部」的銀行,除國泰世華及一銀外,多數今年前七月獲利表現也不如去年同期。

壽險外匯增提 壓力大減


2015-09-28 02:17:20 經濟日報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新台幣上周五(25日)收33.292元,來到六年半新低,壽險業估計,原本快用光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將會大幅回升,整體壽險業第3季底的外匯準備金資產池可望超越去年底,來到500億~600億元。
央行降息、新台幣匯率走貶,上周五收在33.292元,創六年半新低,估計為壽險公司的獲利與外幣兌換帶來利益。根據保發中心統計,至7月底止,壽險公司海外投資9.4兆元,占整體壽險業可運用資金達54.67%。
壽險人士指出,由於國際板債券不計入海外投資上限,以及部分海外投資可以專案排除,因此壽險業的海外投資部位可望在增加,扣除傳統避險部位約八成外,剩餘兩成幾乎是不避、或者是自然避險,台幣本月貶幅在外匯收益上,可望帶給整體壽險業可觀的獲利。
今年4、5月時,台幣升值到30多元,使得外匯準備金池幾乎快用光了,富邦人壽外匯準備金從去年底的35億元,上半年跌至12億元,幾乎是快用光了。

大型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變動情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根據法規規範,若當月有未避險的外幣資產兌換利益時,壽險公司必須提存50%,8月時,新台幣從31.682元貶至32.810元,貶值幅度超過1元,壽險公司大幅增提準備金。
國泰人壽增提16億元,整體外匯準備金回升到150億元的水準、富邦人壽則是增提了30多億元、估計整體的外匯準備金回升到50多億元,比起去年的35億元還要高、南山人壽則增提12億元,新光人壽也增提10多億元,整個8月主要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就增提了將近70多億元。
新台幣貶至33.292元,9月份台股還算持穩,儘管壽險公司持有的人民幣也面臨貶值的風險,但壽險業者樂觀預估,壽險公司持有的海外部位仍以美元居多,將可沖抵人民幣的損失,讓壽險公司將繼續有匯兌的利益。
壽險人士表示,預估9月底時,壽險公司可望繼續增提可觀的外匯準備金,整體將可望回到去年底約580多億元的水準,甚至可望超越,整體水準可望在500億元~600億元,至年底前,壽險業補提的壓力大為減輕。

慧洋造節能船隊 搶當航海王

2015-09-28 02:55:34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去年底準確預言BDI(波羅的海散裝船運價)指數崩盤,散裝景氣短期內「沒救了! 」F-慧洋董事長藍俊昇再開金口,表示散裝航運景氣不會壞超過五年,預言下一波榮景2017、2018年可望再現。
他說,雖然今年散裝景氣低迷,但「做生意就是在做景氣壞的時候」,因為景氣好的時候大家隨便做都賺錢。趁著景氣差、造船價格低,慧洋危機入市,今年一口氣訂造了十多艘新船,等景氣回來,要拉開與其他競爭對手的距離。
1999年成立的慧洋今年16歲,比起動輒三、四十年歷史的其他國內散裝航商,屬於中生代,但異軍突起。論營收,慧洋今年前八月營收71.76億元,在國內所有上市櫃的散裝航商中穩居第一;比獲利,慧洋過去八年每年每股獲利都超過3元 ,已經連續多年蟬聯國內散裝族群「獲利王」。
就船隊規模來看,慧洋以輕便型(Handy)等中小型船為主,今年初船隊規模已正式突破100艘 ,遠高於裕民約40艘、台航約23艘、和新興約18艘,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國內「散裝航運龍頭」。
藍俊昇對於景氣判斷精準,去年底他率先喊出散裝景氣短期內沒救了。果然BDI指數從去年11月的高點1,484點,一路狂瀉掉到今年2月的509點,創下歷史新低。
但不畏行情低迷,慧洋今年前八月營收71.76億元,年增22.75%,法人看好慧洋全年營收可望輕鬆飛躍100億元大關。
慧洋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2.26元,法人估全年EPS達4至4.5元問題不大 ,可望創下近三年新高。以下是藍俊昇接受本報獨家專訪紀要:

藍俊昇談話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問:BDI指數從今年中的600點以下大漲到千點附近,怎麼看下半年散裝航運景氣?
答:這波BDI上漲,主要是先前跌深,隨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出現反彈,另外今年南美穀物旺季也比較晚登場,一般到5月底就結束,今年持續到7、8月還在發酵。先前跌比較深的海岬型船(Capesize)彈力最強,巴拿馬極限型船(Panamax)也穩健上揚。
目前看起來,散裝航運市場供過於求的大環境並沒有改變,加上股市震盪,全世界經濟好像在走下坡,BDI 還沒有大漲的條件,預料到今年底之前,BDI指數能維持在千點附近的水準就算不錯;但因為有旺季撐腰,低部慢慢墊高,應該不致跌太多。
買新船 危機入市
問:去年底你喊出「散裝景氣短期內沒救了!」果然去年底到今年初BDI指數崩盤,你現在還是維持同樣看法嗎?散裝業何時能迎來明顯復甦?
答:因為慧洋的船舶數量多,而且合作對象都是國際重量級的造船公司或租家客戶,有時候看景氣會比較清楚。
航運業的需求不會消失,景氣好壞主要看「供需」。根據我在散裝航運市場快40年的經驗,海運行情不會壞超過五年,因為好的時候大家拼命造船,壞的時候大家就縮手,有人退出,市場供需會達到新的平衡,大概每五年一個周期。
像是2008年金融海嘯時,我就提出「五年循環論」,果然2013年散裝市場出現一波榮景。目前看起來,我估算下一波散裝榮景大約會在2017、2018年發生。
問:這幾年散裝市場供過於求,造成行情低迷,為什麼慧洋還拚命造新船?
答:我常說,做生意就是在做景氣壞的時候,因為景氣好的時候大家隨便做都賺錢。
雖然今年散裝市場行情低迷,但慧洋逆向操作,一口氣訂造了十幾艘新船。因為現在市場不好,造船最便宜,船價至少比之前便宜二成以上。
尤其現在造的新船都是節能船,可比傳統舊船節省二成以上的油耗。這是大勢所趨,就像早年日本汽車廠投入開發節能的小型車,美國車廠一開始不以為意,結果後來這些美國大車廠全都面臨淘汰。
今天不是我愛買船,而是如果沒有快點換節能新船,以後沒有競爭力,就會被淘汰。所幸慧洋這幾年維持穩健獲利,公司有賺錢、有能力,雖然辛苦一點,還是要趕快換新船。
今年底前,慧洋的船隊規模會來到108艘,其中20至30艘遠洋線的非節能船要逐漸換掉,目標未來五年內要全部汰換成節能船,屆時營運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不貪心 獲利關鍵
問:散裝行情低迷,運價跌落谷底,為什麼慧洋還是可以保持穩健獲利?
答:重點三個字:「不貪心」。先前散裝行情還不錯的時候,很多船公司捨不得簽長約,想等更好的價錢,但對我而言,算一算能賺錢、而且能cover風險,我就出手。

F-慧洋營運表現、F-慧洋小檔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目前慧洋手上15年長約的船有13艘、12年的二艘、5至8年的船有八艘,合計長約船快30艘,這些船都是先前行情不錯時簽的約,運價已經鎖在高檔。扣除其他業外因素,慧洋每個月光是船舶租金收入,換算成EPS大概就有0.25元,每年EPS至少3元,非常穩定。
不整併不跨界 照樣能賺
問: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預計明年中開通,會對散裝市場造成什麼影響?慧洋的船隊配置是否調整?
答:巴拿馬運河拓寬主要是針對貨櫃海運,拓寬後可以通過的船型變大,而且距離縮短、船舶周轉率提高,但現在貨櫃船市場是運能過剩,影響到底是好是壞還很難說。
以散裝航運而言,以往可通過運河的最大船型為巴拿馬極限型船(Panamax),平均載貨重量大約在7.1萬至7.8萬噸;運河拓寬後,載重量8萬至8.2萬噸的卡姆薩極限型船(Kamsarmax)也可以通過,兩者成本差不多,但載重量增加近1萬噸,對於租家很有誘因。
我看好未來用Kamsarmax來載運穀物,會取代現有的Panamax,成為主流船型。目前市場上Kamsarmax型的節能船不多,慧洋已提前部署,訂造中的Kamsarmax有16艘,全部都是新型節能船,加上現有的九艘,合計25艘。
問:慧洋今年初船隊規模已突破100艘,怎麼樣的船隊規模最合適?
答:慧洋到今年底船隊規模會到108艘,如果加上已經下訂還沒交的新船,更達到130艘。單純以船舶數量來看,慧洋已經遠超過裕民、新興、台航、中航等其他同業。
我設定慧洋理想的船隊規模大概是115至120艘, 再多就超過人力極限,因為台灣培養海運相關人才的科系不多,人才來源有限,工程師不夠,如果船隊再增加,有些工程師就要外包,成本不划算。
目前慧洋的船隊規模已經很接近目標值,接下來公司會展開「汰舊換新」,以保持船隊的輕齡化。
問:散裝航運產業跌落谷底,會不會考慮發動整併?
答:散裝航運業要整併有困難,不像貨櫃航運業整併可以拓展通路,散裝公司主要就是船,溢價去收購一家公司,不如直接把錢拿來買新船。
其次,整併有文化衝突的問題,要被併的公司可能經營不好,幹嘛要把不好的公司文化帶進來,影響公司原本好的文化。
問:慧洋會不會跨足其他業外?
答:慧洋本身不會去做業外或投資其他不熟悉的行業,因為這不會比做航運還好賺。船舶出租是24小時在賺錢,連你睡覺的時候都在賺,百貨公司再怎麼厲害也是要打烊。慧洋會繼續專注在航運本業上。

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台灣電子支付 進入戰國時代







台灣電子支付 進入戰國時代
夠麻吉副總經理陳麗蓉。(本報系資料照片)
2015年可說是台灣電子支付元年一點都沒錯,自第三方支付法通過後,不管是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各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或銀行業者都卯足全力衝刺,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預估,下半年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可增加2成。首批獲得專營第三方支付機構許可證的歐付寶董事長林一泓指出,未來誰能提供安全、便利、便宜的支付工具,誰就能勝出。
從銀行端來看,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手機App綁定信用卡支付。中國信託銀行卯足全力,不管是從去年底與夠麻吉合作手機付款,或是今年與拍付Pi行動錢包合作統一超商手機支付等運用,都是業界首創之舉,均透過App綁定信用卡進行支付。
而夠麻吉、台新銀行也認為,手機付款必須先從民眾最常消費的便利商店開始,紛紛搶攻全家便利商店手機付款,預計10月上線。夠麻吉行銷副總陳麗蓉透露,預計10月也將攜手全家便利商店推出手機付款,並繼續搶攻飯店、民宿或美學產業(美體、美髮)的手機付款商機,預計2021年前夠麻吉APP刷卡額將占信用卡總刷卡金額的4成。
至於第三方支付的核心「電子支付帳戶」,也有業者躍躍欲試,歐付寶也將推出手機App,讓消費者在便利商店、連鎖餐廳及茶店、早餐店或計程車等都可手機支付,朋友間也可拆帳;LINE PAY更是透過異業結盟滿足第三方支付的需求,除了可直接線上開立儲值帳戶外,也可綁定信用卡,要用哪種支付方式,消費者自己選擇,甚至還衍生出可透過LINE PAY購買連鎖商店的禮券直接送給LINE裡面的好朋友們。
目前台灣第三方支付及行動支付的運用幾乎都在國內使用,隨著競爭激烈,跨境運用、手續費則成為下一個決戰項目。2012年率先與支付寶合作兩岸支付通、2013年與騰訊的財付通推出QRcode行動付款的玉山銀行表示,下一步希望能打出跨境O2O行動支付,預計年底前將宣布。這場競爭激烈的第三方支付大戰,才正要開打,最後誰能最對消費者胃口,才能知鹿死誰手。(旺報)

陸限第三方支付 台追趕契機

陸限第三方支付 台追趕契機
金管會8月28日舉辦電子支付元年推升微型企業商機授證頒獎,行政院長毛治國(左)授證給歐付寶董事長林一泓(右)。(本報系資料照片)
陸限第三方支付 台追趕契機
兩岸第三方支付法規比較表
大陸今年陸續發布緊縮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業務(台又稱電子支付)的相關法規,導致不少業者哀哀叫,甚至可能連發電子紅包都要課稅。面對大陸緊縮,台灣第三方支付正迎頭趕上,首批獲頒電子支付機構許可證的歐付寶董事長林一泓表示,大陸銀行體系與支付體系正處於衝突與矛盾,是台灣迎頭趕上的契機!
台灣《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自5月3日起實施,經過將近4個月的審查後,金管會終於在8月28日頒發6張電子支付機構許可證,包括2家專營的歐付寶、樂點,及兼營的台銀、中信銀、永豐銀及玉山銀,而積極搶攻第三方支付的支付連也預計9月向金管會遞件。金管會統計,第2波還有5家網路業者申請專營、15家銀行申請兼營。
法規完善 台風險較低
大陸網路眾籌業者「愛投資」董事長趙春霞來台參加論壇時也坦言,相較於台灣先完善法規再發展市場,其投資政策風險較低,但大陸一開始放任市場發展到一個程度後,才進行監管,對投資者來說,政策監管風險較高,容易有政策一刀切的風險。
林一泓認為,雖然台灣第三方支付業務起跑得比美國及大陸晚許多,但系統建置過程中的資安與稽核的重要性,超乎一般企業所能想像到的,絕對不可因天災人禍(內部人員不慎或舞弊、駭客)而造成系統性風險,損失會員權益與金錢。
群雄並起 競爭白熱化
台灣雖然走得比較晚,但法規完備下,可以走得更穩健快速,絕對有機會可以發展出先進傲人的電子支付生態體系。
雖然台灣發展速度較慢,但第三方支付法通過後,台灣競爭態勢白熱化,包括原本做團購網的「夠麻吉」也開始搶攻餐飲業O2O(橫跨線上線下)的手機付款,每月交易量以1.6倍的速度成長;PChome網路家庭旗下拍付攜手統一超商、中國信託搶攻超商手機付款;歐付寶也將在第4季前搶攻手機支付大餅;LINE也在台灣陸續推出LINE PAY,可綁定信用卡或儲值帳戶在合作電商通路中消費,因此也可預見,台灣第三方支付將進入戰國時代。(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