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四大壽險公司去年底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逾900億

四大壽險 去年帳面虧900億

2016-04-01 03:00 經濟日報 記者吳靜君、韓化宇/台北報導

壽險公司去年底財報出爐,四大壽險公司去年底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逾900億元,壽險公司並首次公布資本適足率(RBC)實際數字,國泰與中壽均超過300%,表現搶眼。中壽更是五大壽險公司中,唯一有未實現利益的業者。
壽險公司昨(31)日公布RBC實際數字。去年金融市場動盪,許多業者的備供金融資產,這項法人相當關注的重要數據,出現鉅額的未實現損失,由於業者在金融市場投資標的表現,都會影響RBC的表現,相關情況頗受矚目。
國壽去年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39億元,加上併購國寶、幸福人壽,金管會給予行政寬容,使國壽淨值維持3,400多億元的高標,RBC也因此高達305%,高於去年表現。
至於富邦人壽,去年底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為156億元,淨值也受到影響,去年底為1,827億元,使得富邦人壽的RBC調整為256%。去年上半年,富邦人壽的RBC還維持在300%以上,顯示市場波動對RBC的影響當重大。
惟根據前日富邦法說會的說明,至3月下旬,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已打平,會挹注淨值,RBC也可望回到高水準。法人認為,由於去年富邦人壽公布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還有156億元,雖然市況回溫、損益回穩,但是否影響股利政策,仍須持續關注。
去年南山人壽備供出售未實現損失約383億元,此情況,並導致南山的大股東潤泰新難發股息。不過,南山強調,首季至目前為止,情況已明顯改善,未實現損失部位減少了100多億元。
但也因此,南山人壽去年上半年在250%~300%的RBC,去年底下滑到239%。
新光人壽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擴大340億元,因此恐難發放股利,而新光人壽RBC同樣應聲下滑,去年上半年在300%以上,去年底則下滑268%,但仍有250%以上的水準。
五大壽險公司中表現特殊的是中國人壽,去年備供出售部位出現未實現利益,金額119億元,使中壽RBC維持在高標準的357%,在五大壽險公司當中最高。
中壽轉投資中國大陸建信人壽的部位,列於備供出售科目,由於建信人壽去年財務、業務穩健,未實現利益有14億元,貢獻中壽不少,再加上中壽的債券、股票投資得宜,整體表現優秀。

五大壽險公司財務情況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RBC...財務穩健指標
【記者吳靜君、韓化宇/台北報導】受到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去年各大壽險公司出現龐大的帳上損失,導致淨值及資本適足率(RBC)下滑。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多項監理措施是以RBC作為指標,像是RBC越高的壽險公司,投資海外不動產的額度也越高。
壽險業者表示,RBC的組成複雜除了自有資本之外,內容還包含業務、保單的價值等,都會影響RBC的計算結果,所以僅當作觀察壽險公司財務是否穩健的指標之一,不能視為全部。
不過,金管會多項監理措施是用RBC作為指標,比如說,金管會設定的海外不動產投資上限,就是用RBC採分級管理,即分為RBC逾200%、250%~300%、300%以上三級。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壽險台股帳上損失 恐近千億


壽險台股帳上損失 恐近千億
富邦人壽去年未實現損益
壽險業未實現損益「忽胖忽瘦」,都是股票惹的禍。去年下半年全球股災,壽險業投資近新台幣2兆元的國內外股票,到2015年底未實現虧損恐有1,000~1,500億元,其中國內股票未實現損失就逼近千億元。
但因為今年首季台股反彈,不少壽險公司台股價值也快速回升,如國泰人壽就反彈逾150億元,轉為未實現獲利,富邦人壽也從未實現損失108億元轉為正數,其他公司也有價值回升的情況。
整體壽險業備供資產約新台幣5兆元,其中有國內外股市、國內政府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及各類基金受益憑證,去年底國內政府公債價格反彈,不少公司都靠公債出現大量未實現獲利「撐住淨值」,但在股票部位則出現相對較大未實現損失。同時各家公司去年都趁台股攻上萬點前,大量實現台股獲利,今年帳上可以再賣的資產並不多,因此今年要像去年獲利破千億元,恐怕難度相對較高。
如富邦人壽去年處份備供項下資產,實現獲利高達633億元,加上未實現跌價損失,使得去年富邦人壽備供項下未實現損益減少850億元,雖然全年稅後獲利410億元,但綜合損益則為負320億元,代表富邦人壽一年潛藏價值大量減少。
富邦金控30日法說會揭露,富邦人壽去年底備供未實現損失156億元,但其持有到期及無活絡市場部位則有未實現獲利36億元,到今年3月,備供項下已無未實現損失,持有到期及無活絡部位則出現高達200億元的未實現獲利,推估即是低利率環境造成債券價值彈升,股票部位也有回升。
如同新光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也大搶國際板債券,去年底已有60億多美元的部位,今年首季再搶下10億美元,全年希望再搶20~30億美元,既可排除國外投資上限,又能增加固定收益。
昨日法人也極關心富邦人壽手中高收益債及高收債基金的部位,富邦表示僅有約新台幣1,500億元左右,但其備供項下海外受益憑證有近2,500億元,去年底出現未實現損失158億元,法人推估大部分是來自高收益債基金用本金配息,及後續跌價損失。
(工商時報)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人民幣若到7元 TRF最大損失790億


點閱6
我要評比
人民幣兌美元若貶值到7元,國內客戶投資的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最大損失是新台幣790億元。立委多方詢問下,銀行局長詹庭禎昨(28)日首度鬆口,指去年底惠譽信評預估人民幣若貶到7元,則TRF最大損失790億元的報告,「我們認為合理」。但他也強調,隨著時間拉長,金額會縮小。
金管會主委王儷玲表示,目前尚未和解的TRF陳情案約118件,4月中左右金融評議中心就會特別針對TRF案提供調處機制,有6位評議委員協助;未來各銀行風控能力、客訴案件數客戶損失金額及銀行相關專業能力等,都會決定未來各家銀行可銷售TRF的最大金額上限,也就是客訴量愈多、讓客戶損失愈大的銀行,未來金管會將限制銷售量。
據金管會的統計,TRF名目本金從2014年5月的新台幣974億元,到今年2月底僅剩下398億元,後續還會逐漸到期,王儷玲也表示,已要求銀行對TRF等相關商品進行壓力測試,包括人民幣貶值到6.6元、6.7元、6.8元,甚至到7元的情況,3月底要報交金管會。
且對於客訴極多的銀行,或是針對銀行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過程是否有瑕疵,金管會也考慮再啟動專案金檢,若有疏失,不排除要啟動重罰,即可能停止部分業務或撤換負責人等。
銀行局統計,銀行客戶投資人民幣TRF的損失,轉為應收款及放款的餘額已有220億元,加上客戶已違約的20多億元,對於立委一再追問若人民幣再貶到7元,TRF損失是否擴大?詹庭禎首度表示,去年底惠譽評估若人民幣重貶,客戶集體違約,則國銀最大損失即新台幣790億元,該數字「合理」,但現在因為期數又過了兩個多月,金額又會再減少。
詹庭禎表示,除了新加坡規定TRF主要是用於避險,香港跟台灣都有類似客戶損失的客訴情況,但台灣已有三波強化管理,如要期初保證金2%,最高損失只能3.6倍,且契約最長只有1年,除了比香港嚴格,也算是全球規範衍生性商品屬一屬二嚴格的地區。
(工商時報)

銀行賣TRF 沒賺錢還惹一身腥

點閱3
我要評比
銀行賣TRF 沒賺錢還惹一身腥
銀行TRF相關商品2月底相關數字
銀行銷售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竹籃打水一場空」。銀行局長詹庭禎昨(28)日表示,銀行從2014年到現在,銷售TRF取得權利金約新台幣131億元,但客戶已確定違約且由銀行承擔的損失有20多億元,銀行也已提列備抵呆帳77億元,還有220多億元是應收款或轉為授信,要看客戶是否依約還款。
詹庭禎強調銀行賣TRF並非是外界說的「暴利」,且收取的權利金未必都能當獲利,有些要拿來作法令遵循成本;如過程中要提供中文說明書、要全程錄音錄影,要有相關人員確認客戶投資屬性及告知相關風險,最後要提列備抵呆帳,承擔客戶違約損失等。
中央銀行副總裁楊金龍昨日在立法院財委會也表示,人民幣在國際化過程中,匯率波動幅度會愈來愈大,相關的投資風險也會提高;2014年之前人民幣一再升值,讓廠商投資TRF都賺錢的景況,恐難再出現。
這兩年人民幣匯率重貶,造成TRF投資人損失慘重,四處陳情,銀行局統計TRF申訴案已有318件,其中已達成和解有200件,尚有118件未解決。但財委會多位立委都接到不少陳情案,紛紛要求金管會應重懲銀行、儘可能與客戶和解,或訴求銷售不當,契約無效等。
詹庭禎表示,TRF投資人被強制平倉72億元,轉為應收帳款及放款達220億元,未來要看客戶是否依契約還款,才知道這些轉為放款及應收款的部分是否再成為銀行的損失。
到目前為止,銀行在TRF的客戶違約損失已達20多億元,名目本金到2月底還有398億元,另外加上人民幣歐式觸及出場遠期合約(DKO),到2月底銀行存出保證金,即代墊給上手銀行的金額仍有605億元。
詹庭禎說,銀行銷售TRF二年多來共收了131億元的權利金,但這並不都是銀行的獲利,銷售TRF有很大的法規遵循成本,銀行也提列77億元的備抵呆帳。
多位立委如吳秉叡、費鴻泰、余宛如、李應元、陳賴素美、徐國勇等都強調,接到很多陳情案,要求金管會要嚴查銀行是否有銷售不當,且不得對TRF投資損失的客戶抽銀根,若損失轉為放款,不得排擠到其他放款額度,且分期償還的期數應再延長。相關官員表示,這些要求未來也勢必加大銀行經營與損失風險。
(工商時報)
關鍵字:銀行TRF客戶
點閱3
我要評比
好友人數
發表意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