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潤成金雞 南山人壽去年賺212億

2015-04-01 04:23:06經濟日報 記者郭幸宜/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南山人壽昨(31)日公布去年財報,整體稅後純益212.77億元、年增19.42%,為潤成投資入主後連續四年獲利成長,以潤成持股高達九成計算,可認列的投資利益逾190億元,堪稱挹注潤成的金雞母。
南山人壽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3元、年增19.17%,南山人壽財務長許妙靜表示,主要是投資國際板債券、股市投資效益不錯,有助獲利表現。
許妙靜表示,南山人壽去年獲利優於前年,主要和投資收益頗佳有關,包括國際板債券、股市投資皆有所斬獲,其中,投資國際板債券,去年投報率平均約4%,來自股票的現金股利進帳也超過百億元,加上認列不動產投資收益,確實挹注不少獲利表現。
由於壽險業國際板債券可免計入海外投資限額,吸引壽險業瘋狂投入國際板債券,包括新光人壽、富邦人壽都紛紛加碼喊進。
據了解,南山人壽去年投資美元國際板債券餘額已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為僅次於新光人壽的國際板債券第二大買家,而且債息收入相當不錯,粗估平均投報率約4%。
另外,股市投資所帶來的現金股利與不動產投資進帳,也替南山挹注不少收益表現。
南山人壽表示,去年光是現金股利就有超過100億元進帳。另外,在不動產增值利益部分,稅後也有10億元進帳。
許妙靜指出,南山人壽過去在美國AIG集團時代,因為投資策略相對較為保守,大多集中在債券投資,直到潤成投資進駐後,開始新增股票與不動產部位,加上去年又多了投資國際板債券的新選擇,進而帶動連續四年皆呈現獲利狀態。
除了財務投資有所斬獲,保險本業方面也持續穩健成長。根據南山人壽統計,去年新契約保費(FYP)為1,432億元,續期保費也有2,491億元,分別為居業界第三、第二。
另外,截至去年底,南山人壽總資產規模已超過2.8兆,在國內壽險業目前排名第二。

富邦人壽隱含巨大未實現虧損?

驚現665億 未實現虧損

點閱810
我要評比
0
分享
蔡明忠
蔡明忠
壽險公司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
壽險公司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
富邦人壽隱含巨大未實現虧損?主要壽險公司昨(31)日已公告去年財報,由於股債雙漲,多數壽險公司金融資產未實現獲利均增加,富邦人壽在備供出售項下有577億元未實現獲利,但在無活絡市場項下卻「驚見」665億元未實現虧損,位居所有壽險公司之冠,此巨額虧損數字引起同業譁然。
富邦人壽對此表示,無活絡項下出現未實現虧損665億元,主要是擔任簽證會計的安侯建業「校稿疏失、數字誤植」,實際上無活絡項下應是有未實現獲利90.7億元,會立即上傳更正。
富邦人壽2010年併購ING安泰人壽,取得大量「老債」,在低利率時期格外值錢,同時近年富邦人壽採取積極投資手法,賣舊債換新債等,也建置不少新的債券部位,除獲利年年創新高,且一直維持極高的未實現獲利金額。
只有在2013年底時因為全球債券價格暴跌,富邦人壽帳上債券未實現獲利蒸發700多億元,但2014年上半年即已回升。
去年富邦人壽全年獲利353.67億元,是所有壽險公司最高,國泰人壽以全年獲利318.54億元名列第二;兩大壽險公司去年底備供項下未實現獲利都大幅增加,富邦人壽有577億元,比前年底增加196億元,國壽則有402億元,有大部分是股票價格彈升,備供項下未實現獲利某種程度代表今年可實現的獲利,富邦人壽及國壽目前是壽險中最高的二家公司。
另外一塊即是隱藏在「無活絡市場」項下,由於「持有到期」項下資產不能大幅變賣,但無活絡的部分則無此規定,且這部分資產價格波動又不會影響淨值,是壽險公司「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去年底無活絡項下未實現金額最高者是南山人壽,有277億元,其次是國壽的246億元,另外如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台灣人壽也都有數十億元的未實現獲利。
但富邦人壽昨天最新公布的合併財報中,其無活絡項下資產有5,442億元,但去年底市價金額卻只有4,777億元,等於出現665億元的未實現虧損,其他壽險公司發現也都驚呼,是否富邦人壽把無活絡項下值錢的都已出售,只剩下不值錢的資產。

銀行業、保險業 不動產估價方式比較


不動產估價 銀行盼採市價法

向金管會建議 淨值可增460億 行庫受惠大




銀行不動產估價 准用市價法

 
 
銀行不動產估價,准用市價法,淨值吃大補丸。
【廖珮君╱台北報導】金管會昨拍定,允許各銀行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的估價方式,可採「市價法」,估計17家擁有投資性不動產的銀行,合計淨值將增加逾500億元,等於在海外購併或中國布局,吃下大補丸,最快半年報就可適用。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淨值大補 購併給力

這17家銀行包括土銀、彰銀(2801)、華銀、一銀、國泰世華銀和台北富邦銀等,若改以市價法估算,華銀、土銀淨值增逾百億元最多,淨值吃大補丸。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說,各銀行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市價法」,會讓淨值增加、若房價上揚也有助獲利,但資本適足率(BIS)因只能以45%計算,也不能計入第一類資本,銀行各項的資本適足率,可能會受到影響,銀行須評估利幣。
目前銀行業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採公允價值的估價方式,只限「收益法」和「土地開發分析法」。業者認為,因收益法還有折現率(2.125%)限制,評出來並無法反映不動產真正的價值。
銀行業者希望可比照保險業,採「市價法」,但鑑價方式則不要如保險業,採逐筆委外鑑價,維持現況,單筆3億元或達實收資本額20%再委外鑑價,其他採自行評估,呂蕙容說這部分金管會會再考量。
目前有17家國銀擁有投資性不動產,其中2家(國泰世華銀和台北富邦銀)採公允價值的「收益法」,其他15家則都採成本法;修法通過後,17家國銀又多了個估價方式,國銀自行評估利弊後,可選擇採用何種方式。 




銀行業向金管會爭取,放寬投資性不動產能採公允價值的「估價方式」,以期讓淨值增加。

積極爭取
【廖珮君╱台北報導】銀行業向金管會建議,希望銀行投資性不動產能採公允價值的「估價方式」比照保險業,改採市價法,此舉又以行庫受惠最大。一旦淨值擴大,以淨值為計算基準的海外購併、或中國布局的空間,都可大幅增加,有助銀行擴展商機。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據了解,目前有投資性不動產者,土銀最多,台銀、合庫、華銀、一銀、彰銀(2801)及台北富邦銀和國泰世華銀等,也有部分投資性不動產。
金管會將在周四(4月2日)邀12家銀行討論。官員說,不論結果採用何種方式,銀行業投資性不動產的增值利益,需全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限制分配。官員也說,就算允許銀行業可比照保險業,投資性不動產可採市價估價,各銀行還是可自行依自身狀況評估,選擇要適用哪一種估價方式,例如成本法、收益法、或是市價法。 

周四與金管會討論

金管會2014年元旦起,開放銀行業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可採公允價值模式,但銀行業比照一般產業,估價方式只限「收益法」和「土地開發分析法(未開發土地)」;保險業則因產業特性,不限估價方式,等於可用「市價法」估價。此舉限制銀行投資性不動產只能採「收益法」衡量,且依現行規定,折現率僅2.125%,有銀行業者認為,此舉無法反映不動產真正的價值。
有銀行業向金管會爭取,希望可比照保險業規定,衡量方法不限「收益法」,意即可以用市價法。
過去金管會曾估算,銀行業若以公允價值模式衡量,不動產增值利益約461億元,以公股行庫較多,如土銀超過百億元。這461億元,是就各銀行自行估算的公允價值再扣除帳上成本後的增值利益。 

銀行業、保險業 不動產估價方式比較

第一類資本恐下滑

銀行主管說,若銀行業比照保險業估價採市價法,可讓淨值提升、第二類資本增加(依規定45%可計入第二類資本),且採市價法估價,當房產價格上揚,增值的部分可入損益表,有助盈餘。惟主管也憂心,不動產增值利益僅能計入第二類資本(稱BIS),但不能計入第一類資本(TIERl),可能因房價上揚,因分母的風險性資產擴大,反讓第一類資本下滑。
目前各大行庫最欠缺的就是第一類資本,為因應新版的巴賽爾協定上路,各大行庫無不大舉增資,明年第一類資本就需達8.625%,才可申請新業務或申設海外據點。 

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

中信銀ATM大變身

  • 丟掉金融卡 中信銀ATM大變身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7日電)未來自動櫃員機(ATM)能做的事可能比你想得多更多,中信金控旗下中國信託商銀表示,內部計畫以近場通訊(NFC)手機取代金融卡,還具有指紋辨識功能。
中信銀通路營運處處長陳金榮表示,中信銀ATM平均每月交易次數逾1500萬次,網銀交易次數超過350萬筆,ATM年交易量成長11%,網銀交易量年增率也逾45%。
陳金榮指出,未來客戶可以不用再帶著金融卡出門,中信銀將推出3階段升級ATM計畫,包括指紋靜脈辨識加密碼提款、NFC手機搭配密碼提款及手機動態簡訊密碼搭配原始設定密碼提款模式,其中指紋靜脈辨識功能預計下半年會在中信銀南港總部推出新款ATM升級機台,測試市場接受度。
此外,為提高5400台提款機的使用度,中信銀也計劃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溝通,開放旗下2500台存款機接受跨行存款服務,未來其他銀行民眾若想存錢,也可以不必趕3點半。
中信銀今天也宣布與虎航合作,只要使用中信銀自動化銀行服務,就可享有台灣虎航全線機票9折優惠。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前40大富豪財產,占國富毛額13.5%


作者:王怡棻 攝影:賴永祥

台灣富豪占全國總財富比例突破62%,政府雖想縮小貧富差距,但富人愈富,很難擋得住,台灣社會財富失衡的現象,令人憂心。

台灣的貧富差距究竟有多大?一般人生活中可能感受不大,但研究國外的調查評比就會發現,寶島台灣財富失衡的現象,遠比你我想像的要嚴重。

根據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去年發布的2014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台灣前10%的富人占全國總財富比例,已由2000年的54.3%,增加到2007年的54.7%,一路攀升到2014年的62.0%,增加速度飛快。

若更聚焦頂尖富豪,財富集中度更令人乍舌。

頂尖致富方程式 與全球景氣連動

根據美國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自2008年開始製作的「台灣40大富豪」排行榜,與行政院主計處五年一度的「國富統計報告」對照,更會發現台灣2300萬人口中,單單這40位富豪的財產就超過全國總財富的13%。

由主計處最新發布的數字看,全台灣2012年的國富毛額為197.53兆台幣(約6.26兆美元),較前一年成長5.58%。而《富比士》估算該年台灣前40大富豪的資產,則有844.5億美元,直逼國富毛額的13.5%。

若把時間拉長來看,會發現台灣前40大富豪資產的起落,與國富總額的增減近乎脫鉤,與全球景氣密切連動,而且是靠資產、而非勞務賺錢,與其他2300萬的國人很不一樣。

由2008到2012年,台灣不論是國富毛額或國富淨額,每年都是以個位數的幅度持續上升。在2012年整體成長的5.58%中,家庭部門、民營企業、金融部門、非營利組織等,又較前一年有3%到7%不等的增幅。即使在2009年面對金融海嘯與全球不景氣,整體國富毛額還是成長1.8%。

但台灣前40大富豪的資產總值,幾乎每年大起大落。比方,在2008年,《富比士》估算台灣前40大富人的資產有773.7億美元,然而隔年被金融風暴一掃,立即大幅銳減至545億美元,縮水幅度將近三成。

當時的首富、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的財產,由85億美元暴跌至51億美元,足足少了四成。電子業組裝龍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財富,更由60億美元跌到33億美元,近乎腰斬。下轄六個公司的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帳面財產也在這年少了10億美元。

經濟一好轉 富豪資產火速飆升

雖然不景氣時受創嚴重,但當在景氣復甦、股市回溫,這群富豪的資產又立即以三倍速度飆升。比方,才隔一年、2010年前40富人的總資產就已經由545億美元的低點,回彈至702億美元,接近前年水準。

2011年,受惠於全球經濟情勢好轉以及智慧型手機的製造浪潮,前40富豪的財產又進一步躍升至927億美元,漲幅高達32%。



國家總所得,正往前1%超級富豪集中,貧富不均 重擊台灣!

作者:彭漣漪 攝影:蘇義傑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撰寫的《21世紀資本論》,點出當今貧富不均惡化的問題,引發全球省思;從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發表的台灣版貧富差距調查中,更可一窺台灣的困境。

圖表與數據顯示,台灣近年來的國家財富,正往極少數人集中,前1%所得者占全國總所得比例,已從6%竄升至11%,有錢人不必靠上班薪水謀生,用錢滾錢就能迅速累積財富;市井小民市面對房價飆漲、荷包縮水,卻是難以翻身。

如何縮小嚴重的貧富不均?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台灣,何時才能落實公平正義?過去幾年來,台灣民眾總隱約地感覺到,貧富差距好似在惡化中。

從台北市豪宅動輒1坪售價300萬、從馬路上呼嘯而過的幾千萬進口超跑名車……,都讓市井小民感到望塵莫及。但這種差距感卻一直缺乏佐證的數據資料。

超級富翁變多了 市井小民仍苦哈哈

去年全球最紅的一位學者是法國43歲經濟學者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他撰寫的《21世紀資本論》引起廣大迴響,他蒐集跨300年、近20個主要國家的所得分配資料發現,資本主義發展到21世紀,已在各個國家產生愈來愈嚴重的貧富差距。例如美國前10%所得者獲得全美國50%的經濟成長果實。

他警告,如果各國不採取作為,例如推動稅改,那麼以後終將因財富與所得分配太過不公,而發生動亂。

在皮凱提厚厚700多頁著作中,有各國貧富差距變化的長期趨勢圖。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獲得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合作,終於讓台灣跟世界接軌,在研究團隊超過400小時的研究後,終於跑出台灣版的貧富差距表格,補齊皮凱提書中沒有台灣的資料。

台灣財富不斷往極端少數人集中

朱敬一的研究資料從1977年到2012年,結果發現台灣的貧富差距趨勢圖,跟世界各國一模一樣,從1980年代後就愈來愈嚴重。

他將高所得族群切成前10%、5%、1%。他指出,主計處例行公布的家庭五等分位可支配所得調查,一直以來比例沒有很大變化,好像貧富差距變化不大,但其實是分得不夠細。

他認為,關鍵是要看前10%、甚至前1%最頂尖富有的人占總所得的占比,才能看出財富是否往極少數人集中。

結果,從1977年起,台灣前10%所得者占台灣總所得比,從23%,一路升至2012年的36%;而前5%所得者,占比從16%成長到25%;至於前1%所得者占台灣總所得比例,也從6%增加到11%。

朱敬一特別點出,台灣前10%或5%所得者占總財富的比例,低日本、韓國甚多,但到了前1%,占比卻很接近,顯示台灣財富有往前1%集中的趨勢。為什麼會這

國寶、幸福兩家問題保險公司終於標售出去了!

葉銀華/讓保險市場持續往正面前進!

2015-03-25 02:26:19 聯合報 葉銀華

在各界矚目下,國泰人壽以保險安定金賠付三○三億的價格,標下這二家人壽保險公司。初步而言,繼二年多前處理國華人壽後,隨著國寶、幸福的標售,問題保險公司的解決,可說告一個段落。本次國寶、幸福的標售,可說是沒有帶給政府太大的負擔。
國寶、幸福兩家問題保險公司的淨值(股東權益)約負六百億,合計資產約一一○○億,負債約一七○○億。要標售它們,當然是要政府(接管者)將淨值貼補(或稱賠付)。到底賠付金額要多少?這是複雜的問題。
首先,要看問題保險公司的保單結構。如果民國九十年以前所發行高利率保單較多,而目前低利率環境,無法有足夠的投資報酬率來支付未來保單的理賠,則投標者會要求政府多賠付。反之,則可降低賠付金額。本次國寶、幸福的保單結構之負擔,亦即高利率保單的比重,從投標結果來觀察,應該比之前國華人壽低許多,因此相對而言,賠付的金額負擔自然較輕。
其次,未來保險公司資金的投資報酬率,預期會比以前好一點,而未來美國有可能升息,此對投資報酬率也有提升的效果。因此,投標人自然會對這二家問題保險公司的資產,有較高的評價,使得賠付金額負擔也較輕。由於保險公司的價值,受到投資報酬率影響甚大,只要評估者樂觀一點,則保險公司價值評估就會高上很多。
再者,也是重點之一,就是金管會提供的優惠配套政策。根據報載,金管會為了減少國庫彌補的金額,除了比照國華人壽標案,給問題保險公司的資產在計算資本適足性有廿年的行政寬容外,也對得標者祭出四大行政優惠:第一是死差、利差互抵後,可轉為保險公司淨值項下的特別準備金,負債項下準備金依市價評估後,八成計入資本,得標者在未來六年間每年可少提一定比率的準備金,這部分對帳面獲利會有所貢獻。
第二項優惠是同時標下國寶及幸福的保險公司,額外增加該得標公司五%的國外投資額度,因為國外利率較高,可以增加得標公司的投資報酬率;另外投資風險較高的商品亦可增加一定的比重。第三是保單設計利率可比目前預定利率略高,增加保戶購買意願。第四得標者可增加保單送審件數。而上述的優惠配套措施,若給予規模大、體質佳的得標保險公司,則未來的副作用較輕。
另外,金管會在投標前對外釋放消息,寧願將這二家保險公司以過渡保險公司方式經營、不急著標售,也不願政府賠付大多;或許在氣勢上,對降低政府彌補金額有所幫助。
如果沒有意外,台灣保險市場的問題公司大抵上已經處理完畢,接下來我們期盼保險市場能夠持續往正向邁進。當然,這些問題保險公司若有人謀不臧、背信與侵占公司資產的情事,主管機關當然要移送司法單位偵辦。
如何使保險市場持續往正向邁進?除了保險業者強化公司治理、風險管理、保戶權益保障外,如何讓保險公司的財務、業務預警系統能夠更有效,而不要等問題保險公司淨值出了問題才接管;亦即若在問題保險公司病徵出現前,就予以處理,在淨值為負之前就出手接管,則可降低用政府資金賠付的可能性,值得主管機關努力達成。(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國壽買國寶幸福 信評有壓

2015-03-26 03:03:23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人壽標下兩家問題壽險公司國寶與幸福,信用評等面臨下調壓力,昨(25)日被中華信評列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三個月內會決定,是否要下調國壽的評等等級,還是恢復到原來水準。
國壽與國泰產的財務實力評等等級,以及發行體信用評等等級,目前均為「twAA+」;國泰金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等級為「twAA」,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等級為「twA-1+」。
中華信評金融服務評等部副總裁范維華指出,國泰人壽的資產規模占國泰金控合併資產三分之二、為國泰金的旗鑑公司,因此也把國泰金列入負向觀察名單;國泰金另家子公司國泰產因屬國泰金核心公司,也同步被列入負向名單。
范維華表示,國泰人壽過去幾季的外匯風險升高,沒有避險的外匯部位,占總保單的負債比率超過10%,加上標下的兩家壽險公司淨值均為負數,這項購併行動,可能會對國壽的信用結構造成壓力。
范維華說,中華信評分析國壽資本的過程,已經把死利差互抵的準備,視為是國壽的合格資本。
因此,中華信評對國壽的資本與獲利能力,可能因為得標而被削弱的看法,並不會因為國寶與幸福的規模較小,以及金管會可能給國壽部分死利差互抵準備,由負債列記為淨值的彈性空間,而有所改變。


雖然,國寶與幸福人壽淨值缺口高達五四六億元,但結果金管會只要賠付五成五,就是因為金管會送出的「贈品」誘人,尤其對滿手老保單的國壽來說效益最大。

這些監理寬容措施包括,第一、國壽可以死差、利差互抵,產生七百億元準備金認列至權益項目;第二、將部分保單準備金認列為當年獲利;第三、未來國壽可提高海外投資配額五%。因此不管怎麼算,買賣雙方皆大歡喜。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股債操作得宜,富邦金(2881)前二月獲利衝破150億元


富邦金今年獲利估續撐高;子行華一銀拓點加速
人氣:
MoneyDJ新聞 2015-03-19 09:58:36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股債操作得宜,富邦金(2881)前二月獲利衝破150億元,已達去年全年600億元的四分之一,每股稅後盈餘1.51元,不僅穩坐金控獲利王,也超前法人預期。已有法人預期,今年富邦金的獲利有機會不亞於去年,再度挑戰高峰,且因股債方向有利其持有部位,去年底與今年首季底的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都有機會較去年第三季回升。

富邦金去年大賺601.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登上5.88元,都是金控業有史以來的新高紀錄,本來外界認為,在基期已高下,今年獲利成長恐有難度。不過,在富邦金前二月實現股債部位相對趨積極下,前二月獲利已有150億元以上水準,達去年總獲利的四分之一,超前市場預期,根據法人訊息,該公司處分主要是壽險的股債部位,其中股票多於債券,國外又多於國內。

因相對趨積極實現獲利部位,讓富邦金的前二月獲利亮眼,法人也認為,因目前股漲債券殖利率下跌的趨勢,仍對其持有部位有利,加上旗下富邦人壽每年穩定的現金股利收入,及避險前經常性收益與損益平衡點的穩定走揚,在全球金融市場沒有急速反轉的疑慮前,富邦金今年的獲利有機會不亞於去年歷史高峰,後續掀起一波獲利預估的上修潮。

不過,看待旗下壽險獲利佔比高的金控公司,除了當期獲利外,壽險備供出售的金融資產變動,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根據富邦金去年第三季底的資料,人壽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從第二季的708億元,降至310億元,差額的200億元來自實現獲利與除息影響,另200億元則是因股債下跌的評價影響。法人認為,因去年第四季台股上揚、美債為主的國際債市殖利率又小幅走跌,富邦人壽未實現金融資產利益有望回升,今年第一季雖有部分部位實現,但因債市殖利率續降,有機會維持去年底水準。

除壽險外,富邦金另一獲利來源的銀行,今年亮點來自大陸子行-華一銀行,該行昨日宣布加入金控後的首個新據點-長寧支行開業,該子行的大陸據點增至15個,今年可望新增5-7個據點,深耕大陸更趨積極。

富邦金預計3月31日舉行年度法說會,法人關注的焦點包括今年股利策略、大陸布局、今年獲利動能、金融資產未實現部位變動等。其中股利策略部分,有機會不亞於去年1.5元現金水準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RBC不足兩百%

出超優厚的行政寬容措施後,已有國壽、富邦、中壽及三商美邦等壽險公司完成實地查核;昨天是第二階段投標資格審查,名單也已報到金管會,預定二十三日公開標售,屆時國寶、幸福花落誰家即見分曉。
據了解,原本也在實地查核名單之列的則因南山,去年上半年RBC(資本適足率)不足兩百%,被判定出局。
安定基金指出,國寶和幸福人壽標售共分三種方案,可同時標兩家公司,或只標國寶、或只標幸福人壽,採政府賠付金額最低者得標。安定基金因處理國華人壽賠付,已經負債累累,賠付底價估應不會超過六百億元。

南山人壽因會計科目調整的問題,重編財報後,去年上半年的資本適足率(RBC)未達標書上的最低要求,因此被金管會判出局,未能再繼續參與標案。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兆豐金併南山? 工會︰北富銀翻版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泛公股資產佔國內金融50%,但獲利衰退36%


幫助金控布局亞洲 政府擬協調泰印降門檻




金融業加速布局亞洲,金管會將協助加強與東南亞各國主管機關溝通。蕭榕攝
【廖珮君╱台北報導】各家金控加速布局亞洲,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說,主要8家金控布局亞洲的路線圖已彙整回報,金管會將協助加強與東南亞各國主管機關溝通,例如協助降低進入門檻,讓金控亞洲布局更完整。
他說,例如目前泰國,設子行資本額要200億元,印尼設分行資本額則要300億元,和其他國家相較,條件和限制過高,金管會將和當地主管機關溝通,例如過去也曾透過書信往來溝通。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中國曝險未同意鬆綁

至於業者希望可開放赴中國的投資限制,即鬆綁曝險1倍的限制,曾銘宗則未表贊成。有業者建議,對計入中國曝險的內容可做彈性調整,例如台資銀的中國分行和同業的拆存等,可以扣除,免計入中國曝險限額內,金管會並未同意。
立委吳秉叡認為,台資銀行中國分行無法和母行切割,無法做好防火牆。曾銘宗則說,已多管齊下控管台資銀行在中國的風險,一是希望台資銀行中國分行可轉成子行,子行的防火牆效果,比分行還好。
二是已協調聯徵和存保等單位,協助監控中國信用風險及架構整體性風險監控機制,三是加強金檢台資銀在中國放款,今年也會持續金檢,包括是否確實徵提擔保品,及貸後追蹤等。
至於國內購併案是否太少,曾銘宗坦言,國內銀行規模小,且多數老闆不願釋出主導權,是最大原因。他說,泛公股資產佔國內金融50%,但獲利衰退36%,公股行庫難整併,獲利恐持續衰退,儘管有些公股行庫過去有政策負擔,現在已無新增負擔,行庫應力求突破。
他說,公公併沒有績效出來,是因為工會有不同的意見,但財部和金管會仍持續推動。 

合庫、土銀、華銀淨值排名掉出5名外
公股行庫輸民營 五大銀行換人做

公股行庫一向是金融市場主體,但現在民營的金控已經逐漸露出頭角,並出現領先的態勢,公股行庫的市場領導地位正一步一步遭到民營業者侵蝕。
  
收藏文章
2015/03/24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72 期 作者:林文義
放大
預設
縮小


富邦金控去年獲利600億元是金控獲利王,2月初富邦金公布今年1月的獲利高達91億元,更震驚金融界。富邦金光是1月的獲利就比台灣金去年全年獲利85億元還要高,公民營金控之間的差距可說愈來愈大,甚至已影響到公股行庫的市場地位。

不少金融業者都會質疑富邦金的獲利有很大的比重來自保險獲利,但即使單純只比銀行的獲利或淨值,台北富邦也已經擠入前5大銀行之列。

中央銀行會固定以台銀、合庫、土銀、華銀及一銀等5大銀行承作的存、放款平均利率,做為市場參考指標利率,但現在5大銀行恐怕要換人做了。

中信、台北富邦、兆豐崛起

根據金管會最新的統計顯示,雖然公股行庫的存放款市占仍高,但以淨值大小排名,去年底市場前5大銀行已經是台銀、兆豐、中信銀、一銀以及台北富邦了。其中,一銀的存款規模更輸給兆豐及中信銀,而合庫、土銀以及華銀的淨值排名更退到前五名外。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指出,民營銀行的淨值擠入前5大銀行,值得公股行庫警惕,這表示公股行庫的獲利能力比民營的銀行差,累積淨值的速度比民營銀行慢很多,所以財政部及金管會才要大力推公公併,但執行結果並沒有進展。

其實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早已對此提出警訊,因為公股行庫的存款市占雖仍維持5成,但是相關的獲利市占已大不如前,再不進行整併,公股行庫的市場影響力會逐步降低。

到去年底為止,財政部所屬的台銀、土銀、合庫、第一、華南、彰銀、兆豐、台企銀8家公股行庫的存款市占率為50.4%,放款市占率為52.6%,但是8家公股行庫獲利只占全體銀行的34%,獲利市占與存放款市占差非常多。8家公股行庫中,表現最亮眼的為兆豐銀行,兆豐的稅前獲利達301億元,且兆豐主要是靠海外及OBU(國際金融分行)的獲利,是公股行庫中成績最好的優等生。

央行官員表示,已經注意到這個現象,但短期內央行仍不會改變選擇指標利率的五大銀行組合,因為民營銀行的獲利雖然往上衝,但主要做的業務與公股行庫不同,民營銀行著重在消費金融業務,但金融市場中承作傳統的存、放款業務,還是以公股行庫為主力,因此短期內利率指標還是會以原有公股銀行為主,暫時不會納入民營銀行。

但公股行庫的分行通路多,較易辦理一般存放款業務,存放款維持高市占率,卻無法創造更多的獲利,這凸顯出分行的通路價值正在縮水,過多的分行已成為公股行庫沉重的包袱,因此各公股行庫也已開始準備裁減、整併並改造分行。

以往銀行的分行通路多寡與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幾乎成正比,但分行的價值正在式微,這一方面是因科技進步,以及網路運用成熟,很多業務透過手機及上網就可完成,民眾到銀行分行辦事的頻率大減,土銀董事長徐光曦表示,目前消費者親自到各分行臨櫃辦理的業務,約只占全部銀行業務3成,如果分行只做傳統的存放款業務,幾乎就處於虧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