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壽險公司似乎流年不順,首先是,大量集中購買債券型ETF基金,甚至有某檔基金由單一壽險業者承購,而影響流動性,遂引發金管會主委公開示警。再者是,2018年壽險業在扣除2,300多億元的匯損後,獲利還剩約900多億元;但若依IFRSs編製的第三季綜合損益表來看,22家壽險公司中,有17家都是負數,僅5家有實值獲利。令人狐疑的是,壽險資金為何長期大舉進軍海外,又為何包檔承購ETF?金管會的示警是否影響國內正蓬勃發展的債券ETF市場?那又該如何創造雙贏?
台灣人愛買保險,將保險當理財商品,尤其是具儲蓄功能的保單;也造就出許多驚人的紀錄。根據保發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地區「平均每人年度保費支出」(保險密度)在2017年已達14.5萬元(台幣,以下同)、保險總收入增長至3.42兆、「保險滲透度」(年度保費收入對GDP比率)為19.54%,遠高於世界平均值3.3%,全球第一。投保率(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有效契約件數對人口數的比例)為246.04%,即代表平均每人將近有2.5張的保單。
截至2018年底,壽險公司每年收取保費扣除保險理賠、保單到期支付,還有人事及營業等相關費用後;尚累積23.739兆元可運用資金。其中,海外投資高達16.27兆,占比68.67%;為何保險公司偏愛海外投資?其主要原因,包括國內的低利率及投資市場低報酬率無法滿足保險業資金需求、受法規限制及無高報酬的投資標的、而國內公債發行規模小,平均剩餘年限不到10年,無法因應其投資所需,只好往外跑。
然而,海外市場雖有不錯的潛在獲益,但也面臨極高風險。不只壽險業,去年國內16家金控集團第4季海外市場投資呈現大幅虧損,未實現損失高達1,471億元。就壽險業而言,在利率及匯率難以捉摸下,利差及匯差往往成了海外投資最大風險來源。即便避險也要投入為數不貲的避險成本。除了海外投資風險外,國內利率自2,000年以來持續走低,美國聯準會(Fed)於2015年底至今共升息9次,央行衡酌國內外經濟成長減緩,加上物價漲幅不大,利率可能「連11凍」;低利率導致壽險公司之前銷售的長年期高利率保單的利差損不斷擴大,成為一大隱憂。
其實,為疏導壽險資金,金管會曾於2016年調降保險業投資台股及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計算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的風險係數;此外,為便於保險資金前進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也放寬保險事業可以國內私募股權基金方式投資「5+2產業」,持股最高25%。並於去年同意壽險業資金投入長照,其RBC風險係數可比照專案運用降低;另保險業持有的債券ETF,亦可依債券ETF投資組合標的之信用評等分級,並訂風險係數。此種種舉措,無疑希冀壽險業資金能留台投資。但為免壽險業海外投資匯兌風險過高,金管會限縮壽險業國外投資加計國際板債券額度,不得逾已核准國外投資額度的145%,超標者不得再加碼國際版債券,以降低其海外曝險比重,卻讓不少壽險公司轉彎,改投資國內投信業發行,新台幣計價的債券ETF(因可不必計入保險業海外投資規範)。
國內投信發行的債券ETF規模,今年1月底已衝至4,626億元,主要大戶就是壽險業;但壽險公司包檔承購,確實有違公募精神,也影響市場流動性。然金管會緊盯,擬提高承購ETF風險係數,無異將降低壽險公司的RBC(資本適足率);亦不利於正在起飛的債券ETF市場,形成雙輸。筆者以為,如何引導壽險業資金投資長照事業的議題曾被廣泛討論;惟壽險業參與意願不高;主管機關應努力排除障礙,讓保險業資金錢進國內長照市場;另訂定壽險業投資某檔債券ETF上限比例,不僅可避免集中一檔現象,俾利債券ETF市場健康發展;也能讓資金留台投資,進而共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