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高鐵脫險四條路 該走哪一條?

       
  • 文/黃琴雅


從一九九七年台灣高鐵得標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九二一大地震、國際的九一一事件等國際,高鐵破產的議題,每幾年就會有一次「輪迴」。

在○三至○六年間,正值扁政府時代,高鐵財務吃緊,拿不出錢來繼續興建工程,為了救高鐵,扁政府於○三年至○五年間,發甲乙丙三種共十一檔特別股,給付的年利率分別為甲乙兩種五%、六年期;丙種為四年,前兩年年利率九.五%,後兩年零利率,總共籌到約四百億元,協助高鐵興建。

從○九年,這些特別股陸續到期,但高鐵因沒有盈餘或發行新股,要求暫緩特別股股東的贖回,當時擔任航發會董事長葉匡時,率先提告要贖回特別股,導致一連串特別股股東為保全自身利益也紛紛提告,以確認特別股「債權」的存在,包括原始股東在內的大陸工程與富邦集團也都有向高鐵提告。

宣告破產,銀行將拿走一切

但訴訟案,高鐵並沒有全輸。以高鐵二○一三年的年報來看,除了航發會已於一三年二月撤告外,四十二件有關特別股股息及收回股本的訴訟案中,僅有三件高鐵是敗訴,其它三十九件都是勝訴。

也就是說,依據法院的判決,高鐵並沒有即刻要償還特別股本金及股息的必要。根據國民黨立委林國正的說法,這些特別股敗訴案,要求高鐵給付的總額不到四千萬元。

其次,「即使特別股股東勝訴,也拿不到錢。」一位對特別股相當熟悉、曾參與高鐵甲種特別股設計的會計師表示,特別股的性質,是介於普通股與債券之間。在破產受償位階上,債權要最先償還、再還特別股,最後才是普通股股東。

以高鐵來說,破產後,債權銀行就把所有資產拿走了,特別股股東根本也分不到,所以破產,對特別股股東沒有任何好處。換句話說,只要有債權銀行提出異議,特別股股東即使贏了訴訟,也無法請法院執行還款。

再者,根據金管會規定,上市櫃與興櫃的企業都必須於二○一五年實施IFRS(國際會計準則),屆時資產必須重估完成,高鐵也是如此,高鐵一旦重估,帳上資產應該可以增加一千億元的重置利益,股東權益增加,帳面上就沒有破產的立即危機,因此,現在高鐵根本構不成破產的條件。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455期〉

國銀對陸曝險 最多虧729億

工商時報        
金管會表示,去年啟動測試時大陸的GDP是7.7%、而去年第3季的不良貸款率為1.16%,因此此次情況測試的「輕微」情境設定為大陸GDP降到7%、不良貸款率(逾放比)2.5%、利率(各銀行對大陸持有債券平均殖利率)上升1%情況下,銀行損失金額估計為344億元。
嚴重情境則是大陸的經濟成長率衰退至5.5%、不良貸款率升高到4%、利率上升2.5%,銀行損失金額則拉高到729億元。
金管會表示,如果損失金額從銀行的自有資本扣除,資本適足率在輕微情境下將從12.14%降至12%;嚴重情境下則下跌至11.85%,都高於法定水準8%,且在嚴重情境下,銀行的第1類資本、普通股的資本適足率都還是維持9%以上



國銀對陸曝險 恐達淨值109%

點閱183
我要評比
0
分享
▲中華信評指出,未來兩年,台灣銀行業對陸曝險將持續擴大。圖為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新華社)
▲中華信評指出,未來兩年,台灣銀行業對陸曝險將持續擴大。圖為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新華社)
中華信評25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灣銀行業對大陸總曝險金額遠超過主管機關監控的曝險金額,根據主管機關統計數據,大陸曝險金額僅占台灣銀行業淨值的68%,離上限100%還有一段距離,但實際上卻可能已高達109%。
央行促金管會把關
中華信評25日公布台灣銀行業產業分析報告並指出,雖然不預期台灣金管會在未來幾年會放寬對陸曝險的控管上限,但在控管計算過程中,同業短期資金拆存部分,拆存90天(含以下)且往來投資等級銀行者僅計入20%,但短期貿易融資並未計入。
該報告指出,據中央銀行估算,截至2014年9月底,台灣銀行業對陸總曝險部位已達941億美元,該規模約是金管會公布控管規模的1.6倍,而中央銀行近期也的確建議金管會審視其監控範圍。而金管會公布截至2014年底,國銀對陸曝險部位約占國銀總體淨值的68%,但實際上卻可能已高達109%。
中華信評指出,過去5年台灣銀行業對大陸總曝險部位每年成長50%以上,而這段時間正好是在兩岸ECFA於2010年簽署實施至今的期間。
國銀獲利能力偏弱
另外,自2013年9月以來,大陸已取代了避稅天堂盧森堡,成為台灣銀行業者海外曝險部位占比最大的區域。
中華信評估計,國銀對陸曝險部位中,以對大陸銀行業曝險最多,占比50%以上,其次為在陸台商。
不過,中華信評認為,儘管大陸銀行業第二波授信損失潮正在醞釀中,但台灣銀行業往來的大陸銀行中,絕大部分屬於信用結構優於大陸同業前段班的銀行,加上國銀多採取總部統籌風控,可支持銀行業對陸擴增曝險部位的管理能力。
中華信評分析師周怡華表示,因國銀提升國內業務獲利受限,加上法規鬆綁和語言優勢等因素下,預計台灣銀行業者未來2年內對陸曝險部位將進一步擴大。因此,相關授信成本將會增加,不過應該還在業者可管理範圍內,只是台灣銀行業的整體獲利能力一直偏弱,過去10年平均僅0.42%。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國壽最爛保單 照樣賣出10億



261點閱
2/10
我要評比
投資型保單近年新契約保費收入
投資型保單近年新契約保費收入
國泰人壽本月開賣市場已許久未見的連動債投資型保單,澳幣7年期,年化報率僅2~3%,原本預期買氣極差,可能銷售量不佳,但本周停售結算成績,照樣賣出新台幣10億元,等於是一般中小型壽險公司用所有保單賣一個月的量。
國壽表示,主要是升息趨勢不明,近來許多國家反而是降息,澳洲10年期公債也從先前的5%多降到2.6%左右。因此這張連動債保單若以投資金額來算,每年平均投報率還有3%以上,對一些保守型的客戶仍是有吸引力。
市場人士分析,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台灣民間資金真的太多,近來擔心房市風險已高,錢不敢進不動產,銀行存款利率又一直在低檔,甚至有人擔心低利率時期可能再延續一段時間,利率甚至可能往下走低,因此有人願意現在再進場買固定收益型的商品。
國壽這次銷售的「富貴」系列連動債保單,條件可說系列商品「史上最爛」的一次。以往熱銷的連動債保單年化報酬率都在4~5%以上,甚至高達6%,這回國壽開賣的富貴系列,7年期澳幣計價,首年保證配息7%,之後每年至少配2.5%,年化報酬率最佳僅3.4%多,最差則是3.2%,若以總繳金額來算,投報率更只有2%多,配息條件並不算吸引人。
國壽的富貴系列連動債保單在市場向來有極佳銷售量,最高紀錄單檔一個月銷售近新台幣400億元的成績,國壽的業務員幾乎人人都會銷售連動債保單,一般壽險公司的連動債保單若條件給的不好,銀行通路若不樂意銷售,常常單檔銷售量只有新台幣1~2億元,但國壽這檔出人意外的是,儘管配息條件不吸引人,國壽依舊能賣出10億元。
金管會在2008年雷曼兄弟債及2011年之後都嚴控可供一般投資人買的連動債商品,要求債券發行者必須有極高信評,因此目前只有兩家投銀能發行一般人投資的連動債,且現在發行條件已不若往年。
國壽表示,國內保戶仍是有人就想要這類固定收益型的商品,因此之後仍是會再伺機送審連動債保單,以符合市場需求。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5大銀行新承做房貸 去年金額探6年新低


 
 
去年房貸金額創6年新低。
【林巧雁╱台北報導】2015年房市空頭來臨?根據央行昨公布,5大銀行2014年新承做房貸金額僅5024億元,創2009年金融海嘯6年來新低。中央銀行昨公布5大銀行去年12月新承做房貸419億元,受到農曆年前傳統購屋旺季、今年土地公告現值調升,賣屋意願提高,睽違4個月後突破400億元,較11月增加54億元。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上月金額增加

央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吳懿娟指出,去年12月除了消金貸款金額減少,其他各類放款金額皆是成長,而農曆年節通常都是購屋旺季,且今年土地公告現值調高,土增稅增加,所以賣屋意願提高。
至於今年房市展望,官員表示,因正要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房市延續去年不確定因素,加上稅負考量,非自住房屋稅提高至1.5%~3.6%,投資客考慮到囤房稅,房屋意願受到影響。
5大行庫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去年12月為98億元,11月為69.55億元,增加近30億元,主要因為11、12月是傳統買屋旺季,房貸金額較高,也較多人願意出售。5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去年創低,反映去年6都買賣移轉棟數,年衰退皆超過1成,以新北市年減逾25%最高。官員指出,新北市下滑25.04%最多、台北市減少18.92%次之、桃園市年減14.17%第3、台南市衰退12.09%、高雄市衰退11.29%、台中市下滑10.82%。
官員說,據信義房屋中古屋房價統計,北市12月的月減0.6%,年減2.2%;新北市月增1.8%,年增2.2%。住商的新屋指數則顯示,台北市預售屋與新屋平均單價稍微受到影響,未來仍要持續觀察。央行公布2014年12月本國5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1.655%,較11月的1.737%下降0.082個百分點,主要因周轉金及資本支出貸款利率下降所致。 

陸銀2014不良貸款率 4年新高


5點閱
2/10
我要評比
大陸銀監會23日公布大陸銀行業金融數據,顯示大陸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呆帳率)從去年9月底的1.16%升至12月的1.29%,創4年來新高水位;同時,包括政策性銀行、外銀等金融機構在內,金融機構總體2014年底不良貸款率為1.64%。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經濟降溫使不良貸款持續增加,銀行獲利收窄。
據銀監會數據統計顯示,這次大陸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升溫,是2010年第2季1.3%以來最高水位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台資銀全中國 民幣業務將上路


最快上半年可承做 16家分行立即適用

 
 
中國銀監會宣布,外資銀行承做人民幣業務放款,對已在對岸申辦分行的國銀將受惠。圖為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資料照片
效益加大
【廖珮君╱台北報導】中國銀監會放寬外資銀行(含台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限制,估11家台資銀可立即受惠,力拼上半年承做全中國的人民幣業務,其中第一銀腳步最快,今(23)日將送地方銀監局申請成都分行做人民幣業務,彰銀(2801)和華南銀則已向金管會1次核備2家中國分行,開辦人民幣業務。
看新聞不加蘋果粉絲團對嗎?!
中國銀監會去年底宣布,今年元旦開始,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滿1年,或是外資銀中國第1家分行可作人民幣業務後,第2、第3家分行免等待期,可立即做人民幣業務。 

第一銀搶頭香送件

此舉對台資銀受惠最大,包括客戶群擴大、業務擴增及商機加速等3大效益,目前11家台資銀的16家分行將可立即適用。
台資銀在中國的分行設立滿1年可做人民幣業務,有5家台資銀設立的第1家分行,因已滿1年可立即受惠,包括中信上海、兆豐蘇州、台銀上海、玉山東莞和台企銀上海分行,其中前4家都已開辦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可立刻申請。
第2則是台資銀在中國第1家分行可作人民幣業務,第2、3家可免等待期,可立即做全面人民幣業務,包括一銀成都、國泰世華銀青島、合庫和土銀的天津、彰銀東莞,及華銀上海分行等6家受惠。
據透露,第一銀行動作最快,已在1月8日向北京銀監會和四川銀監局先送申請書,且趕在今天向成都銀監局正式遞件,估最快4月第2家分行(成都分行)就可開辦全中國人民幣業務,估首年目標是賺200萬美元。
彰銀和華南銀則已向金管會1次備查2家分行,彰銀包括東莞和福州分行,華南銀則是上海和福州分行。
彰銀主管說,若銀監會許可,不排除1次送2家分行申請全面人民幣業務。該主管說,雖福州分行尚未開業,「但中國也沒說不能送」,因此打算1次送2家申請。 
11家台資銀行中國分行一覽

彰銀華銀1次送2家

彰銀說,因銀監會要求,須等首家分行財報出爐才可遞件,因此估1月底首家昆山分行財報出爐後,將申請第2家中國分行(東莞)的全面人民幣業務,先送東莞銀監局,以4個月籌備期等程序來看,估東莞分行最快上半年可做人民幣業務。
華南銀上海分行行長林萬福則說,估最快上半年,上海分行應可做全面人民幣業務,目標是上海分行首年要賺150萬美元,存款是1200萬美元、放款則是5000萬美元。
中國原本規定,外資銀的中國分行需設3年且2年獲利,才能申請人民幣業務,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則給予台資銀行優惠,設立滿1年且獲利可做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
這次則宣布,2015年元旦開始對含台資銀在內的所有外資銀行大鬆綁,設立滿1年就可做人民幣業務,且首家已做人民幣業務者,第2家以後都免等待期,可立即做人民幣業務。 

台銀財務操作 去年大賺百億


6點閱
2/10
我要評比
李紀珠接掌台銀後,新設投資審議委員會,因此台銀財務部交出亮眼成績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李紀珠接掌台銀後,新設投資審議委員會,因此台銀財務部交出亮眼成績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銀去年財務操作告捷四大撇步
台銀去年財務操作告捷四大撇步
債券台股部位操盤雙告捷,台銀財務操作去年大賺100億元。多家銀行去年財務操作績效都較前年進步,其中以龍頭銀行台銀的績效最亮眼,據了解,台銀財務操作去年股匯債三得意,一口氣大賺100億元,不僅已等同一家銀行的全年獲利,且成果可說號稱全體國銀之冠。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李紀珠自上任以來,直言台銀的存放比迄今不到70%,因此,財務操作這一塊其實可以好好加強,並且還新成立投資審議委員會,對此台銀財務部也交出亮眼成績單。
台銀多年來,一直承擔沈重的18%利息補貼的政策包袱,據台銀內部統計,去年18%利息負擔吃掉了90億元獲利,使得台銀的稅後獲利,由原先近175億元降至84億元,但令人驚艷的是,台銀財務部竟然賺進了100億元獲利,成為今年台銀獲利的關鍵,這也是台銀成立以來財務操作獲利歷來新高。
根據多家公、民營銀行內部統計,今年財務部的操盤績效對獲利的貢獻度,大致都占1/3,而台銀不僅止於此,李紀珠昨晚受訪時表示,台銀去年財務操作成果相當不錯,為此她日前也特別把財務部找來,分析獲利原因。
李紀珠進而指出,她認為包括台銀在內,多家銀行去年財務績效不錯,主要因四大面向加持:1、美元升值帶動美元資產的評價利益;2、去年股市行情站上9000點,帶動銀行投資台股收益增加;3、債券利率上升;4、銀行轉存人民幣存款之外,新增投資寶島債的收益。
在債券的部分,台銀去年操盤告捷,利用債券短率上揚,大舉進行外匯交換(SWAP)操作,因而實現可觀的投資利益;台股投資則是另一塊獲利的焦點。
根據台銀內部統計,在今年底一波獲利出清之後,目前還有70多億元的投資部位,也就是後續距離董事會所授權的200億元額度,還有130億元的投資空間;李紀珠透露,台銀去年進行了投資部位調整,且策略奏效,去年的已實現投資獲利甚至還足以讓台銀打掉許多掛在帳上累積數年的台股投資虧損。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外匯準備 壽險去年提220億


42點閱
2/10
我要評比
主要壽險公司2014年外匯塗金餘額
主要壽險公司2014年外匯塗金餘額
新台幣去年貶到32元,壽險業出現大量匯兌利益,同時也增提逾200億元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是這項準備金2012年上路以來,單年提列金額最多的一年,預計整體壽險業帳上外匯準備金餘額已達450億元左右,可在新台幣升值時,穩定獲利。
去年外匯準備金增提最多是國泰人壽,增提近64億元,帳上累積已有168億元外匯準備金,也是壽險業中最多者;去年提存數第二名是南山人壽,約有51億元,累計帳上有近90億元的外匯準備;新光人壽去年則增提43億元,帳上累積83億元;中國人壽去年也增提24.9億元外匯準備金,累計共有52.6億元。
外匯準備金是2012年第1季上路,當時是用壽險業重大事故及危險變動準備金的50%,作為第一桶金,即有新台幣280億元左右,若壽險公司當月因匯兌有損失,可在損失金額50%以內,用外匯準備金沖抵,避免壽險業獲利因為匯率上上下下,劇烈波動。
而壽險公司每年要依海外投資未避險部位提0.5%的金額,累積外匯準備金,同時若單月有匯兌利益也要增提50%利益,作為外匯準備金;至於2012年的第一桶金,壽險公司必須分三年攤還,即用獲利提存特別盈餘公積,保留在帳上,這部分2014年底應「還完」。
外匯準備金上路時,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是30.3元附近,2012年上路後,不少壽險公司都有動用帳上外匯準備金沖抵匯兌損失,因此第一年底並沒有太多新資金累積到外匯準備金,前年大抵沒有太多增加。
去年則因為美元走強,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一度跌破32元,再加上其他替他避險部位也有匯兌利率,因此去年大部分壽險公司都有增提外匯準備金,合計全年應有220億元以上,累積在帳上餘額應近450億元,成為未來新台幣若再升值的獲利緩衝器。
也因為外匯準備金上路,原本壽險業每年要花數百億元到上千億元進行NDF等避險,也因為有準備金緩衝後,各公司可更靈活操作避險工具及策略,NDF避險成本也從3%降到1%以下,為壽險公司省下大量一去不回的避險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