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證轉型 衝刺ROE
台股2016年持續量縮,但元大證券仍交出相對亮眼的表現,元大證券董事長賀鳴珩表示,證券商不要再苦守經紀業務,而是要轉變,朝著銀行等業務去擴展新商機,今年元大證將持續向投行業務邁進,衝刺海外業務,目標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從去年7.8%,提高至8至10%。
國內券商獲利來源主要靠股票手續費,然而台股近幾年日均量不斷萎縮,2014年日均量1,198.79億元,2015年日均量降至1,168.17億元,2016年日均量跌破一千億元,僅達992.92億元;並直接影響整體券商獲利,2014年至2016年整體券商獲利分別為312.85億、259.68億、193.68億,一年不如一年。

然而,賀鳴珩表示,元大證券打出多元業務、財富管理、大投行奏效,才能在台股日均量嚴重萎縮之際,2016年稅後獲利74.74億元,占整體券商獲利近39%,扣除處分利益後也達56億元,在台股大環境不景氣中,仍能維持業界第一,相當不容易,營業員總獎金更較2015年成長近10%,這歸功於元大證券及營業員順應市場潮流,已成功轉型。他直言,不論是券商或是營業員,不轉型就會被市場淘汰。
賀鳴珩說,證券商要作改變,不要僅侷限在流量收取手續費業務,而必須轉型到存量概念的投資銀行業務,朝著如結構型產品、款項借貸業務等發展,去年2月才上路的款項借貸餘額,元大證已經衝刺超過50億元。
元大證日前連續三件大案子台哥大100億元可轉債、國泰金特別股500億元、南亞科5億美元ECB等打響名號。
賀鳴珩說,券商現在要拚的是執行力,資本市場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商機、賺錢機會,有勇氣轉變的券商並嚴格執行就能成功。
元大證全球員工已達7,300人,賀鳴珩說,今年要持續擴展海外通路,如韓國、泰國、印尼、越南等,其中越南今年有機會拿到主導權,藉由海外獲利提升,今元大證年ROE目標達8至10%,較去年7.8%成長。
賀鳴珩指出,2016年元大證稅後獲利74.74億元,每股盈餘1.35元,股東權益報酬率7.8%,扣除金控的交易後,實質獲利約有56億元,成績不再僅限於與證券同業比,而是希望能與金融同業相當。
他說,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提升,主要反應很多結構式的變革,包括這兩個月光是承作台灣大(3045)可轉債、國泰金(2882)特別股、南亞科(2408)海外無擔保可轉債(ECB)等三檔,就協助企業籌資760億元,可能是幾十檔中小型股IPO加總的總額。另外,即使元大證2016年傳統股票自營獲利有限,但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產生的交易收入,卻有不小貢獻,這都讓證券業不再只能像以前僅仰賴交易量維生。
除了國內市場,他說,元大證2016年來自海外的獲利佔比已有兩成,以挹注最大的韓國市場來說,旗下事業體的人數規模與獲利能力已約當於台灣一個前十大券商,而2017年在印尼與泰國市場會持續擴張,特別是泰國有機會成為元大證的第三個主要市場,越南投資也有機會拿下主導權。
在結構的轉型下,賀鳴珩說,期許未來兩到三年,元大證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可朝8~10%邁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