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 壽險業匯損837億

新台幣今年1到4月升值6.82%,在海外擁有近13兆元龐大投資部位的壽險公司損失慘重,金管會昨(23)日公布保險業匯兌損失情形。
雖然新台幣匯率昨日貶值,但前四月新台幣已升值將近7個百分點,讓保險業、尤其是在海外擁有龐大投資部位的壽險公司,飽受匯損因素干擾獲利。保險局統計,今年首季,產、壽險業匯損金額加總達665億元,4月全體保險業匯損單月再增加179億元,總匯損金額來到844億元。
因應海外投資部位可能發生匯損,保險業已建立「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機制多年,但今年以來,新台幣匯率一路升值,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也所剩無幾。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施瓊華說,壽險業4月單月共沖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271億元,餘額只剩170億元,已有超過十家壽險公司,因為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水位」過低、不到兩成,依法令不得再動用。
壽險業者表示,若一家壽險公司無法再沖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代表該公司匯損金額,在扣除避險利益後「將全面反映在獲利上」,對壽險業營運壓力更大,也就是說,自5月起,沒法再沖回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公司,可能得更用力「賣債賣股」,靠多實現資本利得,才能沖抵匯損帶來的獲利壓力。
台灣壽險業匯損壓力大,主因壽險業海外投資部位高達12.89兆多元,已占全部可運用資金20.29兆多元的六成三,代表壽險業每100元投資資金,有63元永遠都有匯率風險。
但壽險業表示,台灣市場可投資工具太少報酬率又太低,壽險業投資台股已逾兩成,台債部位又太小,每次招標額度只有兩、三百億元,大家根本不夠搶,長此以往導致「投資失衡」,想要追求高報酬率,資金非投資海外市場不可,因此也承擔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