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利差損 2021年全都露
彭禎伶/台北報導
保險會計大魔王真的來了。國際會計委員會(IASB)18日拍板確定,討論逾20年的保險會計(IFRS17)將在2021年1月正式實施,屆時保險業負債將以公允價值呈現,壽險業的保單「利差損」將揭露在財報上,損益及資產負債表波動將比現在更劇烈。
IASB評估,全球有626家保險公司、資產高達22.1兆美元(約新台幣667兆元),其中已接軌IFRS制度的有449家保險公司,即這次會受IFRS17影響的公司,資產也有13.3兆美元,其中,台灣、韓國及歐洲保險公司都已接軌。
不過,由於台灣壽險公司有極大量早年銷售的高利率終身壽險保單,先前金管會即有表達,即便國際上訂出IFRS17實施時間,台灣還是會視壽險業的狀況,給予一定的緩衝期,避免有些公司會出現財務上的問題。
保險會計討論逾20年,主要精神即是金融資產已用公允價值呈現,如股票投資100元,市價110元的增值要呈現在財報獲利或淨值上,但保單責任準備金的負債面卻沒有依公允價值呈現,造成財報上失真、不透明。
因此IASB一直致力要訂定保險會計,最早是IFRS4,第一階段即是台灣的40號公報,將保單分類及訂定保證負債的評價方式,已在2011年上路,衝擊仍不大;2018年要上路的IFRS9則涉及金融資產分類,但因為保險業負債面仍未確定如何評價,因此IASB也允許保險業可延後實施。
昨日IASB已確定保險會計最終版要在2021年1月上路,壽險業表示,未來若資產負債管理或風險管理不當,損益、淨值會波動極大;例如國內壽險公司過去最愛銷售的6年期儲蓄險,保證利率若3%,以往各公司會直接投資20年債券利率4%,去鎖住保單成本,未來在IFRS17上路後,一旦市場利率往上,6年期保單價值會增加,但20年債券跌價會更多,一來一往間,淨值會下降。
但若是6年期保單利率3%,是投資6年期債券利率2%來支應,當期利差損1個百分點,立即會反應在損益表上,IASB表示未來保險業財報會更透明,但當初不少歐系壽險公司因擔心此準則上路,要增提大量準備金,紛紛出售亞洲據點。現在,大魔王終於確定實施時間。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