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寿險最大的風險一還是在匯兌損益,即便新台幣貶值,由於避險部位評價損失,造成壽險業避險成本依舊極高。

立雄:壽險業沒有升息風暴

美國啟動升息,壽險業將面臨升息風暴?金管會主委顧立雄3日表示,壽險業投資債券多是長期持有、甚至持有到到期,因此公債殖利率變動,只是造成壽險帳面評價變化,「對盈虧影響不大」,且壽險業目前資本適足率(RBC)看起來都還好,並沒有增資壓力。
因為公債殖利率反彈,壽險業首季帳上持有的債券未實現獲利蒸發逾4,700億元,外界擔心將出現升息風暴,侵蝕壽險獲利能力及資本適足率。
顧立雄表示,除非是每天在市場交易債券,否則殖利率變動對壽險損益影響不大,目前只是因為實施國際會計公報,進行公允價值評價,才造成帳面價值變化,而壽險業海外投資真正面臨比較大的風險,還是在匯兌損益,即便新台幣貶值,由於避險部位評價損失,造成壽險業避險成本依舊極高。
顧立雄表示,壽險業未來最大的挑戰是接軌保險會計(即IFRS17),但那是另一個大議題,現階段金管會將解決的是國外投資占比的問題,如何規範國外投資45%與國際板投資合計不逾65%,金管會下周將與壽險公會開會研議。
保險局昨也公布壽險業今年第一季稅前純益406億元,綜合損益則是負1,604億元,即代表放在淨值項下的金融資產(FVOCI)未實現評價利益減少,但此金額約占壽險業資產的0.6%,「影響有限」。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壽險資金屬於長期性投資,升息會造成短期帳面價值波動,但更應考慮升息對壽險新資金投資及再投資的收益會提升,即升息長期來看,仍是對壽險業有利,目前壽險業財報都是依IFRS9分類、揭露公允價值,不會隱藏跌價風險。
昨日台股年線失守,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從今年開市到本月2日,台股上漲1.27%,比較同期間主要亞股,日本股市下跌4.19%,香港跌3.22%,南韓下跌7.94%,上海股市下跌16.07%,深圳跌16.85%,新加坡股市跌4.82%;美國道瓊同期也下跌1.81%,代表這段時間來,台股相對抗跌。即便3日台股跌62點,跌幅0.58%,但相對抗跌情況未變。
張振山強調,上市櫃公司前五月合併營收增加9.59%,殖利率維持4.05%的高檔,基本面良好且穩定下,金管會認為台股的短期波動可再持續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