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保單不停售  8壽險接絕殺令



2/10
我要評比



8家遭保險局發函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
8家遭保險局發函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

保單利潤測試出現虧損,卻不停售,8家壽險公司接到「絕命追殺令」。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8家壽險公司在今年3月底完成保單利潤測試後,對於有虧損的保單未立即停售,已接到保險局來函,要求要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
這8家壽險公司分別是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信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台灣人壽、合庫人壽、台銀人壽及幸福人壽,今年前5月新契約保費總計達2327億元,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的47%,保險局要求一個月內提出財務改善計畫,針對未停售、但利潤測試是虧損的保單,從今年1月1日起,計算缺口後,進行同金額的增資或限制盈餘分配,對這8家公司勢必造成極大的衝擊。
保險局方面表示,去年就已先針對利變年金、萬能壽險要求今年起,不能出現「費差損」,有多家公司就偷偷在去年12月進行保單改款,規避保險局的管理;今年3月底,保險局要求依過去3年的平均投資報酬率,進行保單利潤測試,以無風險利率最多加計1%的方式試算保單,若虧損就必須停售,一般躉繳、10年期以內的儲蓄險,大多很難過關。
保險局表示,計算出來後的確有些保單就是虧損,但又有公司以實際投報率會高於保單虧損部位為由,未停售保單,因此就發函這些公司,就未停售卻又利潤計算有缺口的保單要預留獲利來支應,官員表示:「既然公司強調其獲利很高,就留在帳上作保證。」
壽險業者表示,有些保單銷售量很大,若以無風險利率加計微幅貼水計算後,要增提的金額可能是數億到數十億元,若是有獲利的公司就增提特別盈餘公積,不得分配,但若沒有賺這些多的公司,就可能出現累積虧損,或要增資,對這些公司財務是很大的壓力。
部分接到函令的公司表示,若3月底停售保單的公司就不會接到函令,也免增提金額,但3月之後仍繼續賣的業者,則是要從年初開始計算增提金額,爭取可以只要罰4月開始的銷售量。

保險業禁賣類定存商品

2/10
我要評比
利變壽險究竟可不可以「配息」方式,提供增值回饋金?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3)日表示,政策重點就是要壽險公司不要提供「類定存」商品,不要成為變相存款,萬一承作太多,壽險公司的流動性會出問題,至於如何控管,則交給保險局去決定。
金管會去年第4季開始管理利變年金、萬能壽險,要求不能有費差損,且利變年金解約金要延長到6年;今年起短年期保單責任準備金預定利率又往下調,讓壽險公司無法與銀行競爭短期利率,雖然前五月利變年金銷售量腰斬,但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卻大幅成長,達到1,688億元,成長110%,引起保險局「關注」。
這類保單有躉繳或短年期繳費,壽險公司宣告較高的利率如2.7~2.8%,以宣告利率與保單利率的差額,提供客戶月月配息或年年配息,即以現金提供「增值回饋金」,又吸引大量保戶,保險局即要求嚴禁提供現金回饋;若要提供增值回饋金就必須保單有效期間都有,不能只提供繳費期間,以免保戶又把長年期保單中途解約,當定存之用。
目前管理方式尚未完全定案,但曾銘宗表示,在金管會未出手管理之前,很多保單都一、二年就解約,保戶可領回100%的本金,投保金額大者,保險公司還送禮券,「這根本不合適」,曾銘宗要求保險公司就要作保險公司應作的事,應是強化保障型商品,如因應老年化社會,提供年金、長看險及醫療險等,不要再去跟銀行競爭利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