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惠譽:國銀放款風險 不在房市在境外


2015-04-09 03:10:33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惠譽信評昨天表示,台灣銀行業房貸放款已與房價成長脫鉤,即過去幾年房價飆漲並非由銀行房貸放款推升。若與五年前相比,國銀房貸放款規模減少五個百分點、放款量大減三千多億元,但同時間銀行海外放款卻成長近九成,風險提高。
惠譽信評昨天發布台灣銀行業最新報告,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說,過去大家總認為,台灣銀行業最大風險來自房貸放款,但近年政府嚴管銀行房貸放款,業務風險已轉到「境外」市場。
惠譽信評副總經理黃嬿如說,從二○○九到二○一四年,台灣房貸放款年成長約百分之二、但同期台灣每年房價上漲一成,可看出台灣房價上漲「並非房貸放款推升」。
李信佳說,過去大家最怕房市反轉向下,銀行承受的擔保品價值滑落,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但事實不然,過去幾年大批海外資金回台買房,有些人不須貸款就能購屋,台灣其實是資金過剩推升房價,「台灣房價未來若跌個三、四成,銀行應該還能承受」。
根據惠譽統計,國銀房貸放款規模過去五年減少五個百分點,若以購置住宅貸款及房屋修繕貸款六點一兆計算,約減少三千多億元。
李信佳說,台灣房市看淡不至於讓國銀出現災難性風險,但在政策引導及法規鬆綁下,過去五年銀行大舉承做海外放款,尤其是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放款量成長近九成,風險相對增加。
黃嬿如說,合計國銀海外分行及OBU放款金額,已達總放款廿五兆多元的百分之十五,其中大半放款集中在中國大陸,但大陸經濟去年開始放緩,放款風險相對提高。
黃嬿如說,台灣銀行資本適足率(BIS)雖已提高,但還是不如港、星銀行,香港銀行BIS第一類資本(核心資本)已達百分之十三,但台灣僅百分之九左右;若要控管境外放款風險,除提升獲利外,還須強化銀行資本適足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