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因應大陸產業結構調整,兆豐銀將進行大陸曝險部位大挪移,在兆豐金控董事長蔡友才指示之下,曝險將從授信大舉轉進投資,對此兆豐銀內部估計,合計近半年來加碼的大陸銀行間債券投資已淨增加近200億元。
兆豐銀前年開始就透過對利率走勢的拿捏與資金拆借賺進不少「機會財」,兆豐銀原本在短期貿易融資有相當的布局,但近一年來人行數度降息,大幅降低銀行或企業的墊款需求,使得短期貿易融資業務愈來愈少,加上大陸產業結構調整,中長天期的授信風險也增加,因此兆豐銀快速採取應對策略,轉大舉加碼債券部位成為資金運用的新主力,近來已有相當展獲。
兆豐銀原本去年上半年投資大陸銀行間債市的金額僅50億人民幣,但之後大陸銀監會對額度核給鬆綁,從原本的一年一次,改成只要用完了就可以再隨時申請新額度,新的核給方式也使得兆豐銀的大陸銀行間債券投資大幅擴張,合計從去年底到6月底止,這類債券部位不僅淨增加200億元,合計目前兆豐銀持有的大陸債券部位,已超過等值新台幣500億元。
據了解,兆豐銀買進的債券,除了評等均為A級以上,大部分都是3年期債券,最長不會超過5年。
金融圈人士指出,兆豐銀的策略因應目前大陸市場環境的轉變非常合理,一方面經過人行數度的降率措施之後,大陸市場銀根非常寬鬆,人民幣的放款利率已少了至少100點以上,通常比半年前低100~150點,因此,以往中長天期的放款報酬率較投資報酬率高出至少150點以上,現在已逐步拉近雙方差距,但投資債券的風險明顯低於放款,使得債券投資相較下愈來愈划算。(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