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中信金這檔股票我注意好幾年了,股價很難跌破20元,就算在95年公司發生虧損,但是股價仍然有18塊多,沒多久也是回到20塊錢以上!
如果要保守做股票,首先要挑「不會倒」的公司,中國信託倒閉的機率很低吧!公司不賺錢的機率也是很低!
我觀察了幾年,當整體股市環境不佳或是該公司獲利不佳,股價會下修到20元左右,但是一旦有好消息或是股市翻揚時,股價又會上升到28元左右!
一來一回的話,就是30%的獲利!
我非常少買銀行股的股票,因為我覺得太牛皮,不大會動,不像電子股,漲的時候很快,跌的時候也很快!
在96年底,當中信金的股價跌到22元附近時,我受不了低價的誘惑,跑下來買了一些。本來也是下決心抱牢,到28塊錢再脫手!
可惜後來電子股開始下跌,還跌得很凶。意志不堅的馬上將中信金出清,轉買電子股!當初抱牢中信金的戰略全部拋到九霄雲外!明明知道中信金股價已經在底部,偏偏去搶進「正在下跌」的電子股!結局當然是慘遭修理,電子股被套了好一陣子。
可是,中信金卻開始展開一番攻勢,半年後居然還漲到32塊多!媽呀,一張就少賺了一萬塊錢!心疼啊,但是也學到了教訓。
金融股的特性就是比較牛皮,買了以後要抱牢幾個月甚至大半年,中間的過程會很無聊(電子股則會漲跌個好幾波);而且這段等待的過程中,一筆資金就會被套牢住。
假設買個100張好了,就會被套住200萬的現金!要耐心等待半年以上,希望可以得到30%的報酬。對於心急沒耐性的人,真的是煎熬。
通常我只有在電子股被套牢時,才會有這個耐性!
但是,我也開始想要改變一下操作的策略,96年底明明買了中信金,卻沒賺到錢,心裡也恨得牙癢癢的,要報仇。就等中信金股價回檔,股票一定要買便宜的。
好不容易等到美國的次貸風暴,金融股股價又開始迷途知返了。中信金跌到22塊錢後,我又開始慢慢買了;不過,只敢分批買,因為次貸風暴恐怕沒那麼快結束!
沒想到,美國又爆發了房地美、房利美的危機,金融股又開始下跌,股價更便宜了,於是又繼續加碼了一點中信金。好不容易等到美國政府出面擔保這2家公司,心想「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又買了一點!
等到神算大師李居明預測的8/8台股大反彈,心想「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偏偏該死的阿扁一家爆發海外洗錢疑雲,台股跌勢再起!
特別是金融股跌勢最凶,當初的「二次金改」已經飽受批評了,阿扁下台後又被抖出收受銀行家的好處、圖利財團...
唉,銀行股的股價又是「牆倒眾人推」了!唉!禍不單行,古有明訓。連國泰金都跌破60,想買!
記得上次投資大師羅傑斯說過,他這一生中遇過11次的經濟大衰退,但是後來也開始了11次的大復甦。有跌就會有漲,危機即轉機!
就是因為有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利空消息,股價才會大幅的下滑,才可以買到跳樓大拍賣的便宜股票;因此投資大師都身體力行「危機入市」的法則,當大家賠錢殺出時,這些大師又開始抱著現金撿便宜貨。
中信金啊!目前我只買了預期數量的一半,我猜測台股沒那麼快立即反彈往上,所以等著在往後盤整時撿便宜貨,反正股性十分牛皮。這一檔股票,我下定決心陪著它耗,希望可以堅持到底,不要像上次那樣!
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在20~28元間做區間操作。低就買,漲就出!
其實中信金的獲利穩定,每年約有1~2元的股利,比銀行利息高,就算套牢也不要緊;這家公司又不大會倒閉,金融業「大者恆大」的趨勢也是必然的。只要買在股價的低點,輸的機率很低。
缺點就是「緩漲緩跌」,算啦,拿投資中信金來「培養耐心」!正是我欠缺的。有人靠釣魚來培養耐心,我靠炒股吧!
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與耐心。拿中信金來說,雖然幾個月才漲跌一次,但是只要耐心「低進高出」做操作,一年賺個40%應該沒問題,2年就多一倍,10年就是32倍,長期累積下來可是很可觀的,不輸世界級大師喔!
按照我的觀察,他在股價低點時往往會有買盤進駐,成交量會放大大;但是在股價高點時,成交量也會放大,就是有人在倒貨。
我相信,一定有一些資金雄厚的投資高手在定期操作中信金,低進高出。以這些大戶來說,在股價低點時拿個2億買個1萬張,接著就到國外度假等股價上漲,一旦獲利30、40%後就出清,賺到幾千萬後又繼續在國外度假;等到股價跌到低點後再買進,繼續度假...
高手就是這樣,不從眾、不隨便出手,一出手必中;這就是長期投資啦!
長期投資可以跳脫出每天漲跌的緊張情緒中,可以輕鬆的看清楚大局。短線進出太傷神了,每天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看盤、做研究...而且稅金很貴!
以現在千分之1.425的手續費,加上賣出時千分之3的證交稅;假設你每個月累計買進跟賣出1000的股票,比如100萬進出個10次,一點都不難。一年的交易金額就是1億2千萬!
那麼一年就要繳交72萬的手續費跟證交稅,比很多人一年的薪水還要高喔!
如果是大戶,每年的手續費會更驚人;與其短線殺進殺出繳交一大堆的手續費(證交稅),還不如耐心佈局,減少交易的次數!真的是高手啊!
中信金這一檔股票,我是做定了,要堅持下去來磨練耐心,並學習怎樣做好長期規劃佈局。其實台股有很多的獲利穩定的績優股,好好操作也會有好的獲利。
我手上還有早年配發下來的零股,例如台化、中鋼、裕隆、東鋼,有的股票還忘記去領回,所以一直沒有將這些零股賣掉。可是每年都會收到穩定的股利,一直提醒我「長期投資」的好處!這些股票我會繼續多買個幾張放著。
最近迷上了「烏龍派出所」,每天都租漫畫回家看;阿兩追逐金錢的毅力,值得學習喔。他絕對是個天才。
===========================
《 B 》
2017/03/13中信金舉辦法說會,公布2016年稅後盈餘279.2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1.43元,但若扣除一次性事件影響,2016年稅前盈餘微幅成長2.7%。不過,總經理吳一揆表示,為避免股本擴大,目前規畫是不發股票股利,全部以現金股利為主,但希望今年現金股利高於0.81元。以中信金13日收盤價18.8元股價來看,若發放0.81元,現金股利殖利率為4.3%,若高於0.81元,殖利率應會有5%,但目前還在規畫當中,要等董事會通過才宣布。
消息一公布出來,頗令投資人感到錯愕,股票股利最迷人之處就是可以快速累積存股的張數,而且股票股利具有節稅(以每股面額10元計算),如果都改成現金股利,對於所得稅率高的投資人,恐怕會比較不利,不過因為今年政府會修法,股利可能會分離課稅,所以還要再看一下修法的結果,目前無法評估。
配發股票股利一定會造成股本的膨脹,結果就是會稀釋EPS,可以從EPS的計算式中看出:EPS=稅後淨利/股本
EPS是研究一家公司的重要指標,好公司的特點是股本小(股東出錢少)但是獲利高,這樣的EPS會很高(例如大立光),股價也會飆上天。要維持高EPS有2個主要的方法:縮小股本(例如減資)、增加獲利。我們可以從下圖來看一下中信金歷年的股本、股價、EPS。
消息一公布出來,頗令投資人感到錯愕,股票股利最迷人之處就是可以快速累積存股的張數,而且股票股利具有節稅(以每股面額10元計算),如果都改成現金股利,對於所得稅率高的投資人,恐怕會比較不利,不過因為今年政府會修法,股利可能會分離課稅,所以還要再看一下修法的結果,目前無法評估。
配發股票股利一定會造成股本的膨脹,結果就是會稀釋EPS,可以從EPS的計算式中看出:EPS=稅後淨利/股本
EPS是研究一家公司的重要指標,好公司的特點是股本小(股東出錢少)但是獲利高,這樣的EPS會很高(例如大立光),股價也會飆上天。要維持高EPS有2個主要的方法:縮小股本(例如減資)、增加獲利。我們可以從下圖來看一下中信金歷年的股本、股價、EPS。
我從2008年開始買進中信金,並持有到現在,看來我的運氣很好,剛好碰上中信金『股票股利大放送』的好時光。配股的好處是手上的股票會越來越多,所以當初買進的成本也會逐年降低。假設我在2008年,用年均價22.2元買進後,每年除權息後的成本如下圖所示:

成本降低的最大好處在於可以增加報酬率,假設2017年配發1元現金股利,如果用3/13的股價18.8元買進,報酬率=1/18.8=5.3%。但是如果是用8.7元的成本來計算呢?報酬率則為1/8.7=11.5%,差距不小吧!這幾天很多投資人問我要不要再繼續投資中信金?其實我的成本很低,就算只配發現金對我的影響並不會很大!這就是長期投資的好處,降低成本跟增加報酬。
那麼在最近幾年買進,成本比較高的投資人要如何因應呢?首先請看看第一張圖,中信金最近幾年的稅後淨利都穩定成長,EPS也都超過1元,因此每年配發個1塊錢的現金股利並不是難事,就假設每年配發1元好了,用4~5%的殖利率來計算,合理的股價也是在20~25元之間,相較於現在18塊多的股價,還有不少的成長空間!
那麼股價會漲到20~25元嗎?一樣看一下第一張圖,2003年後的年均價還有超過30元,最近幾年卻很難超過20元,原因很簡單,配發股票股利就會壓低股價,年年配股當然讓股價年年往下嘍。如果從今以後不配發股票股利,不利的因素解除之後,股價上漲的動能才會增加。

2016年中信金的EPS是1.43元,跟2003年的1.42元差不多,但是2003年的年均價是29.6元,2017年只剩18.2元,差了11.4元。原因在哪裡呢?2003年的股本只有550億,2017年已經高達1950億,大象當然跑不快了!如今停止配股、控制股本之後,股價可以往上攀升了嗎?我覺得不大可能馬上反映,但是我勸投資人也不要心急,只要EPS能夠持穩甚至成長的話,剔除股本成膨脹的變數之後,股價還是會慢慢的回復往日的水準。
其實股利是『過去』賺的錢,投資股票重點在於『未來』賺的錢,中信金今年前2月的EPS大成長,高達0.37元,預估一年就是0.37X6=2.22元,不過我習慣保守估計,算他1.6元好了!也符合公司法說中提到的,今年獲利會比去年的1.43元成長。只要EPS能夠逐年成長,而且股本不再膨脹的話,將來要超過2元也不是難事,股價還是有機會碰到25元的。我的投資策略很簡單,因為我的成本很低,就持續每年領1元的股利,然後認真做研究,把股利投入一些成長性更高的股票。至於手上300多張的中信金,我比較關心的是每年的EPS是否穩定,當然最好還是要成長。只要EPS令我滿意,我可以耐心等上5年,等他的股價再站上24元,這樣子等於每年賺到1元的價差,加上1元的股利總共就是2元,以目前18塊多的股價來計算,還是不錯的。所以,與其煩惱中信金不配發股票,還不如關心獲利是否穩定成長。

2016年中信金的EPS是1.43元,跟2003年的1.42元差不多,但是2003年的年均價是29.6元,2017年只剩18.2元,差了11.4元。原因在哪裡呢?2003年的股本只有550億,2017年已經高達1950億,大象當然跑不快了!如今停止配股、控制股本之後,股價可以往上攀升了嗎?我覺得不大可能馬上反映,但是我勸投資人也不要心急,只要EPS能夠持穩甚至成長的話,剔除股本成膨脹的變數之後,股價還是會慢慢的回復往日的水準。
其實股利是『過去』賺的錢,投資股票重點在於『未來』賺的錢,中信金今年前2月的EPS大成長,高達0.37元,預估一年就是0.37X6=2.22元,不過我習慣保守估計,算他1.6元好了!也符合公司法說中提到的,今年獲利會比去年的1.43元成長。只要EPS能夠逐年成長,而且股本不再膨脹的話,將來要超過2元也不是難事,股價還是有機會碰到25元的。我的投資策略很簡單,因為我的成本很低,就持續每年領1元的股利,然後認真做研究,把股利投入一些成長性更高的股票。至於手上300多張的中信金,我比較關心的是每年的EPS是否穩定,當然最好還是要成長。只要EPS令我滿意,我可以耐心等上5年,等他的股價再站上24元,這樣子等於每年賺到1元的價差,加上1元的股利總共就是2元,以目前18塊多的股價來計算,還是不錯的。所以,與其煩惱中信金不配發股票,還不如關心獲利是否穩定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