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1月淨匯損358億 2月會更少
【廖珮君╱台北報導】台幣升值,傳出保險業匯損恐逼上千億元,金管會昨急消毒。保險局官員說,壽險業1月「淨匯損」僅358億元,2月台幣升幅比1月低,淨匯損會更少;市場估壽險業1月因匯損而吃掉獲利僅約200億元左右。保險局官員說,1月整體保險業匯率損失2271億元,避險利益則有1913億元,等於「淨匯損」僅358億元。
前2月淨匯損估500億
所謂避險利益,是指保險公司用衍生性工具做避險時,避險評價會增加,等於帳上會有「匯兌利益」。業者說,若1月淨匯損358億元,再扣掉1月整體外匯準備金沖抵136億元,等於保險業者1月真正因為匯損,而蒙受的獲利損失僅約222億元,前2月的淨匯損約500~600億元。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說,壽險業的避險工具,會讓匯損變小,台幣升值會讓壽險業者帳上有匯損,但避險操作反而會有另外的利益跑出來。
張玉煇說,目前來看,整體壽險業2月稅前獲利比1月還好,沒有因為2月台幣持續升值,反讓業者帳面虧損變大。
2月台幣續升,保險業者則續吃「外匯準備金」糧草來穩獲利。保險局統計,2月外匯準備金僅剩231億元,比1月少74億元,4家中小型壽險業已到20%底線,等於「糧草吃盡」,無法再動用準備金。
依金管會規定,壽險業海外投資出現匯損時,匯兌損失的5成可用外匯準備金沖抵(另外5成需反映在獲利上);惟準備金每月月底餘額若低於前1年底的2成「底線」,則禁止沖抵。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說,壽險業的避險工具,會讓匯損變小,台幣升值會讓壽險業者帳上有匯損,但避險操作反而會有另外的利益跑出來。
張玉煇說,目前來看,整體壽險業2月稅前獲利比1月還好,沒有因為2月台幣持續升值,反讓業者帳面虧損變大。
2月台幣續升,保險業者則續吃「外匯準備金」糧草來穩獲利。保險局統計,2月外匯準備金僅剩231億元,比1月少74億元,4家中小型壽險業已到20%底線,等於「糧草吃盡」,無法再動用準備金。
依金管會規定,壽險業海外投資出現匯損時,匯兌損失的5成可用外匯準備金沖抵(另外5成需反映在獲利上);惟準備金每月月底餘額若低於前1年底的2成「底線」,則禁止沖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