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喬怡/台北
11月以來新台幣兌美元貶值幅度逾1.7%,壽險業者表示,由於海外資產部位大,台幣貶值正是累積外匯變動價格準備金資產池的最佳時機,只要該資產池累積愈多,未來若是台幣升值時因應匯率變動的能力就愈強,對壽險業長期匯兌成本控管,有正面影響。
新光人壽副總徐順鋆表示,台幣貶值可讓避險成本降低,也拉高外匯變動價格準備金,以新壽為例,11月外匯變動準備金預計可增加10億元,近2年外匯變動價格準備金資產池已從40億元累積到60億元。
壽險業者分析,外匯價格準備金對穩定壽險業的避險成本,是很好的策略,只是如果此資金池是在絕對部位還未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無法在台幣升值時發揮調節作用,近期新台幣貶值對壽險業加速資金池的累積,會有正面幫助,只要資產池累積到一定水準,就可以發揮真正的調節功能。
不過,也有壽險業者認為,台幣貶值對壽險公司不一定有利,要視各家避險策略。國壽副總林昭廷指出,目前國泰人壽的外匯價格準備金已累積到142億元,海外投資達1.8兆元。以國壽目前的避險策略來看,有部份沒有避險,這部份就會受惠新台幣貶值,但有一部份是採取替代避險,就要視其他亞幣的升貶狀況,但整體來說避險效果還是不錯。
林昭廷表示,台幣兌美元貶值對大多數壽險公司而言仍是有益。台幣在亞幣中匯率相對穩定,所以採取替代避險的效果也不錯,雖然不見得「匯賺」,但只要台幣相對其他亞幣如韓元、日圓等不要獨強,就可達到避險效果。
壽險業者分析,替代避險(Proxy hedge)策略要成功其關鍵有二,一是替代貨幣須與欲避險的貨幣間具高度相關性;二是替代貨幣的利率水準需高於欲避險之貨幣,若能符合以上兩項條件,才能真正有效降低避險成本,並達到避險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