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8點閱
2/10
我要評比
曾任台新金控董事的前新橋合夥人、現任太盟投資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單偉建,24日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發表「臺灣經濟:莫要當傻瓜」專文,強調從外資眼光來看,台灣政府完全沒有金融政策,「到底台灣要公營化,還是民營化?」台灣的政府不支持企業,且政策多變、言而無信,使台灣市場成了一個高政治風險的市場,難怪外資裹足不前。
單偉建說,美國新橋投資集團在2007年投資台新金控8億多美元,如果不是外資對台灣投資的最大一筆,也是最大之一,之所以投資,是因為據兩大原因認為台新銀行非常有潛力。
第一個原因,是當時新橋認為對台灣的銀行來講,最大的潛力來自於大陸,對大陸的開發一定有利於台灣的銀行;第二則是台新金在新橋投資的兩三年前以超過競爭對手很高的溢價,從政府手中收購彰化銀行的主導權,財政部承諾支持台新金整合彰化銀行,新橋對政府的承諾從來沒有產生過疑問,更何況財政部對台新金的承諾是白紙黑字,且如果整合成功,兩個銀行間有很大的協同效應,可以減少經營成本,增加整體的效益和利潤。
單偉建在專文中表示,意料不到的是,後來政府居然可以言而無信,財政部非但不履行承諾,而且對於台新主導彰化銀行一事百般掣肘,和台新金明爭暗鬥,非要奪回控制權,「官與民鬥,無處講理」。
單偉建表示,結果新橋寄予希望的兩個條件都沒有實現,台灣市場對大陸基本封閉,大陸市場因此對台灣的銀行同等對待,所以台灣的銀行對大陸的市場只能望洋興嘆;而台新金對彰化銀行的計畫在政府反對下也完全看不到前景。作為投資者,新橋經過很多年的努力,只能選擇撤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