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金控…直接打世界盃吧


2015-10-17 02:51:00 經濟日報 沈立斌

今年6月下旬,富邦人壽宣布投資韓國現代集團旗下的現代壽險公司,計劃投資新台幣62億元取得48%股權。9月15日保險局宣布同意富邦投資韓國現代人壽案。
現代集團是韓國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集團,2011年11月花了2.1億美元,買了93.6%的綠十字人壽股權。當時的綠十字在韓國壽險業排行18名,前一年也還有近500萬美元的獲利。原來以為藉著現代汽車的銷售及服務網,現代人壽可以更上一層樓,不料事與願違,三年來財務報表每況愈下,去年虧損更幾達8,000萬美元(新台幣25億元)。
此案目前的進度,卡在監理機關考量是否放行。監理機關對現代人壽的財務安定性仍有質疑,現代人壽透過管道希望盡快批准這筆交易。
銀行業的資本規模遠大於壽險業,但現在台灣壽險公司,幾乎都成為金控下的一根柱子,金控指揮旗下壽險公司進軍海外,呼應海外擴設分行或併購,已為金控發展策略的一環。國泰富邦兩大龍頭以外,新光、台壽、中壽早就進入中國大陸。
去年及今年初,日本第一生命和明治安田,分別大手筆買下美國的兩家上市壽險公司Protective Life及StanCorp的百分百股權。今年2月日本排名第二的第一生命,花了57億美元,併購總部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保障壽險公司(Protective Life),第三大的明治安田也在7月份,以50億美元與標準保險公司簽下收購合約。
值得注意的是,被收購的兩家美國保險公司都是上市,且過去幾年連續獲利。6月份日本東京海上保險公司宣布,將以75億美元購買HCC保險控股公司(HCC Insurance Holding Inc)。三家公司都宣稱,收購行動將增加立即海外收益的比重,然而也都付出可觀的溢價—超過市價35%~50%。
平安人壽在2007年金融海嘯中的海外投資大敗後,中國的大型保險公司的海外擴張相對保守。成立於2004年的保險新秀安邦集團,從去年起發動全球撒網計畫,先在去年10月6日宣布,以19.5億美元的價格,從希爾頓手中接盤久負盛名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一周後,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100%股權;12月16日再宣布以2.19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7億元),收購比利時德爾塔.勞埃德銀行100%股權。
今年2月間兩天內連續宣布收購100%荷蘭VIVAT保險公司以及韓國東洋人壽保險57.5%的股份。怪異的是原來宣布的57.5%等到7月中韓國主管機構發布的核准竟是63%。今年10月初北京路透社報導安邦集團正在進行對目前市值15億美元的美國信保人壽(Fidelity & Guarantee Life)進行收購(仍需從競購對手包括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中勝出)。
綜觀亞洲金融保險業的實力,以資產論,日本仍然遠遠領先其他國家,而他的海外發展策略,明顯朝向進入已開發國家的保險市場,主要著眼在於提升海外營收比率、公司治理、人才培育、風險分散。台灣金融業打亞洲盃遇到的競爭對手,不會只有亞洲國家,保險技術發達的歐美跨國公司,仍然是強大的競爭對手。
亞洲盃其實只是在亞洲市場打世界盃,何不乾脆直接進入歐美市場打世界盃呢?
(作者是政大/淡江助理教授,合庫人壽監察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