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TRF/DKO失利 中小企業喊冤





TRF/DKO失利 中小企業喊冤
郭永福強調,新科立委已在2月1日就職,他懇請財委會能主動介入調查。圖/江富滿

TRF/DKO失利 中小企業喊冤
1分鐘看懂TRF/DKO
金管會日前針對不當銷售TRF/DKO銀行象徵性開罰新台幣200至400萬元,TRF/DKO自救會召集人、匯聚科技總經理郭永福表示,相較於單一受害者動輒損失數千萬至數億元之譜,金管會的作為恐怕難平民怨,中央政府及立法院財委會應積極介入協調銀行團商討對策,釐清責任歸屬,同時建立賠償機制,TRF/DKO尚未到期的處理對策更應加速確立,避免引發金融風暴。
郭永福表示,據統計,市場上操作TRF/DKO的中小企業據悉就有上千家,預估台灣企業客戶損失金額超過數十億美元,且多數投資人都被要求選購2年期,在獲利有限、風險卻無窮的不對等條件下,人民幣重貶導致人民幣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及DKO(歐式觸及出場遠期合約)等高風險衍生性商品讓投資者損失慘重。
郭永福指出,最令投資人不滿的是,有銀行在銷售TRF/DKO等高風險衍生性商品過程中,積極主動推銷,只要銷售對象資產大於5千萬,不管負債高低,短期償債能力是否良好,是否有專業外匯人員等,即符合專業機構投資人條件者,不管企業主是否有實質需求,即大力鼓吹企業購買,未明確告知投資者「獲利有限、損失無限」的不對等條件,讓許多中小企業主,在不明就裡甚至是以銀行續約額度,利率和主管觀感等人情壓力下貿然投資購買。此外,部分相關銀行派出的銷售業務大都不具銷售此等高風險衍生性金融商品資格,某家銀行高層經理坦言,TRF/DKO的複雜性與高風險,在初期販售時,恐怕連銷售人員都無法完全了解其含意與存在風險,才會在市場上造成穩賺不賠的假象,衍生今日風波。
某國際貿易公司董事長Paul指出,該公司主要業務往來為歐美市場,完全與人民幣無關,但銀行卻大力鼓吹其購買TRF作為避險、套利工具,但並未告知投資風險,讓他平白蒙受數千萬元損失,最令人詬病的是,甚至有銀行將企業融資額度結合TRF包裹出售,例如企業需要2,000萬銀行融資額度,銀行給予1,500萬正常額度,另外500萬要求企業購買TRF,人民幣暴跌造成企業損失,銀行更反過來要求企業提前返還融資,行徑惡劣,政府有必要針對此等銀行就企業沒實質需求匯聚科技總經理郭永福號召下,投資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外匯)及DKO(歐式觸及出場遠期合約)而慘賠的受災戶,將組成自救會,控訴銀行不當銷售金融衍生性商品。自救會宣稱,這商品害中小企業賠掉幾千億元,要求政府協助討回被欺瞞的損失。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長詹庭禎表示,已與自救會聯繫,希望和郭永福見面,了解他門的的訴求,以及企業投資TRF時遭遇到什麼情況。
匯聚主要從事國內外家具品牌代理,像美國自動吸塵器品牌Neato Robotics,就是由該公司代理。

TRF及DKO名目本金金額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匯聚科技因跟多家銀行投資TRF慘賠,但認為是銀行刻意欺瞞風險,因此,郭永福號召組成自救會,呼籲TRF及DKO的受害者加入。據悉,近期廣告陸續刊登後,已有近十家企業及個人登記加入,此舉也引發金管會高度重視。
詹庭禎說,金管會有試著與郭永福聯繫,但他人在國外,將等他回國後安排見面,了解匯聚科技及其他公司,在投資TRF及DKO時,所遭遇的情形。
至於是否會協助受害企業向銀行求償?詹庭禎說,金管會不是這些企業的交易對手,且金融消費糾紛是司法契約上的問題,金管會作為監督機構,應該要先了解這些企業跟哪些銀行交易,並檢視銀行是否有不當銷售。
官員表示,當年處理連動債風暴,金管會立場是先安排客戶與銀行坐下來談;如果和解不成,客戶才會走司法途徑。,銀行又推銷承做TRF和DKO等商品者進行徹查,還給投資者一個公道。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