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ROE滑 銀行獲利跟不上淨值
連4年破紀錄國銀大賺2,576億元
銀行局副局長張國銘也特別指出,去年銀行總行獲利約占整體獲利的68%,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加上海外分行、大陸分行獲利比重則提高到32%,代表銀行海外獲利能力已有逐年提高的趨勢。
國銀OBU加上海外分行及大陸分行去年共獲利約新台幣824億元,較前年成長10~11%,比起國內分行去年全年獲利成長率約5.4%,顯現海外成長力道明顯高於國內,再加上OBU業務今年大幅放寬,即對境外客戶幾乎全面開放,海外分行及大陸分行據點今年也可望大幅增加,預估今年海外獲利比重應可再向上提高。
國銀稅前盈餘已連續四年創下歷史新高,從2010年的1832億元開始,2011、2012及2013年都續創新高,去年在增提第一類放款備抵呆帳到1%的情況下,國銀稅前獲利仍是突破2576億元,比去年成長7.2%左右。
但若以獲利能力指標來看,前年國銀ROE已達10.41%,去年僅約10.26%,代表國銀獲利金額未跟著淨值同比成長,股東回報率略有下降;若以ROA來看,則維持在0.68%,與國際大型銀行ROA平均要1%以上相比,仍有一些距離。
去年稅前獲利第一名是兆豐銀行的219億元,第二名則是中信銀的215億元,第三名則則是國泰世華銀的164億元,而國銀去年稅前獲利能破百億元的共有13家,已達1/3的水準;另外去年底平均逾放比為0.38%,續創歷史新低,平均放款覆蓋率則已達319%,同樣也是歷史新高水位。
但若以去年底存款30.68兆元,放款僅23.66兆元來看,中間的超額流動已破新台幣7兆元,代表國銀手中有極多游資,若無法有效去化,即會拉低獲利能力
【廖珮君╱台北報導】金管會昨宣布,全體銀行去年淨值報酬率(ROE)為10.26%、資產報酬率(ROA)為0.68%,其中ROE比前年10.41%還差、而且ROA也僅和前年0.68%相當,顯示國銀獲利跟不上淨值擴增的腳步,績效以及獲利無法劃上等號。
法人說,ROE和淨值增減有關,例如銀行做現金增資,會讓淨值增加,獲利若無法跟上淨值增加速度,就會讓ROE下滑。
據金管會統計,去年淨值增加最多者,包括台北富邦銀和國泰世華銀,各增加了276億元和249億元。
據了解,台北富邦銀和國泰世華銀去年都有做現金增資,才讓淨值大幅擴增。
據金管會統計,去年擠入百億俱樂部者共有13家,比前年11家還多了永豐銀和玉山銀2家;而去年狂賺逾200億元者則是兆豐銀和中信銀。
淨值報酬率(稅後純益佔淨值比率,ROE)愈高,顯示該銀行賺愈多、股東報酬率愈好;資產報酬率(稅後純益佔資產比率,ROA)則是指銀行和客戶定價能力,這兩項為觀察銀行經營績效的重大指標,更是外資選股的主要考量之一。
法人說,ROE和淨值增減有關,例如銀行做現金增資,會讓淨值增加,獲利若無法跟上淨值增加速度,就會讓ROE下滑。
據金管會統計,去年淨值增加最多者,包括台北富邦銀和國泰世華銀,各增加了276億元和249億元。
據了解,台北富邦銀和國泰世華銀去年都有做現金增資,才讓淨值大幅擴增。
據金管會統計,去年擠入百億俱樂部者共有13家,比前年11家還多了永豐銀和玉山銀2家;而去年狂賺逾200億元者則是兆豐銀和中信銀。
淨值報酬率(稅後純益佔淨值比率,ROE)愈高,顯示該銀行賺愈多、股東報酬率愈好;資產報酬率(稅後純益佔資產比率,ROA)則是指銀行和客戶定價能力,這兩項為觀察銀行經營績效的重大指標,更是外資選股的主要考量之一。
海外獲利佔比32%
一般國際間大型銀行水準,ROE在15~20%間,ROA則需在1~1.2%之間。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國銘則表示,去年全體銀行賺2576億元,光是海外獲利(包括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和海外分行)佔比就達到32%,比前年31%還要高。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國銘則表示,去年全體銀行賺2576億元,光是海外獲利(包括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和海外分行)佔比就達到32%,比前年31%還要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