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獲利損失 百億元起跳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央行再度降息,國銀也作出對於獲利影響的最新預估,根據國銀內部估算,以央行此次要求銀行至少反映7個基點的降息幅度來計算,利息收入比重若佔銀行獲利比重高達7成的銀行,獲利損失將高達5%,兩次降息下來獲利折算幅度可能高達1成,而以整個金融圈目前的獲利情況估算,央行連續二次降息,銀行獲利損失至少將超過百億。
其中,比起民營銀行,以存放款業務為主的公股行庫,這一方面的衝擊將來得更大。行庫主管對此表示,儘管存款利率也跟著降,但由於放款市場競爭激烈,因此受到降息所帶來的衝擊將更大。
行庫高層表示,由於未來再度降息,已可預見,因此當務之急,是擴大對於財富管理業務等手續費收入來源的開發,倘若獲利結構過度依賴放款利息收入;根據八大行庫目前的手續費收入佔總收入面比重的最新概況,大多僅介於1成至3成,部分銀行甚至連1成都不到,可說首當其衝。
不過,也有總體經濟學家認為,銀行業者並非全無應變之道,元大金控的首席經濟學家,也是元大投顧副總王誠宏即建議,現在金融業前進亞洲打亞洲盃已成風潮,銀行可以透過美元獨強的態勢,搭配以短支長、借短賺高等資金布局,在海外地區獲得較可觀的利差。
王誠宏並呼應央行此次降息的決策指出,當前國內實有降息以拉抬景氣的必要,他並預期,此次央行雖未再放寬房市鬆綁措施,但到了明年首季理監事會議,應可望對新北市的周邊地區再放寬,由於不動產業對諸如營建業、房仲業等關聯效應很大,因此對台灣的內需經濟而言,可說不無小補。
此外,房市成交量回升之後,都市更新案件也可望更活絡:「畢竟都更活絡的前提在於房市有無行情!」
至於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王誠宏認為,可以從下半年重新布局,他預期,在人民幣加入SDR之後,接下來由於大陸的資金受一帶一路或亞投行、中國2025製造業輸出等效應流出,因此人民幣反而會貶值,但貶值之勢應會到明年年中告一段落,第3季人民幣匯率可望漸漸回升。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