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境內外基金周轉率超高,幾乎每年換手一次,是美國基金周轉率3倍,但在如此高周轉率下,共同基金在銀行存量卻「倒退嚕」!為避免銷售機構從業人員勸誘投資人頻繁轉換基金,基金業者計畫調整給銷售機構的銷售獎勵金計算標準,卻踢到大鐵板!
根據碁石智庫統計,2015年境外股票基金周轉率100%、固定收益73%,境內基金92%;然而美國基金平均周轉率僅30%左右。也就是說,美國理財顧問用一套錢賺1次基金銷售手續費,台灣理財專員就可以賺3次手續費。
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表示,台灣境內外基金周轉率是美國3倍,但高周轉率下,在銀行共同基金存量卻不增反減。以近8年來看,境內基金平均每年有3.3兆台幣的申購,但每年淨流入金額僅100億元;境外基金平均每年有2.3兆台幣的申購,淨流入金額也只有1,600億,只占總申購額的6%;可以說這幾年來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在做白工,此外,高周轉率對投資人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光手續費率就吃掉不少收益。
投資人一年只要基金多轉換幾次,本金就被手續費給侵蝕大半。舉例來說,本金100萬元,手續費率若1.5%,申購第一次就1.5萬元,多轉換幾次,10萬元就不見了。
根據現行基金銷售獎勵金計算機制是採「基金流量」非「基金存量」。投資人的一套資金,多買賣幾次,銀行不僅可以多收幾次手續費,也可以從基金公司多收幾次「獎勵金」。所以,台灣基金高周轉率,只看到銀行獲利大增,基金在銀行規模卻不增反降,因此,基金業者打算調整通路獎勵金發放標準,改以「基金存量」計。
不過基金業者表示,銀行、信託業者齊聲說「No」不同意調整計算標準,除非未來金管會強而有力介入,或者銷售通路生態改變,否則短期恐難改變台灣基金高周轉率現象。
Are you looking for free Instagram Followers and Likes?
回覆刪除Did you know that you can get them ON AUTO-PILOT AND ABSOLUTELY FOR FREE by registering on Like 4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