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併購收放自如 元大金打亞洲盃頻奏捷


從2011年出售新加坡金英控股公司股權迄今,元大金一度因為出售金英控股而揮別東南亞市場,但之後元大金這宗交易不僅賣得漂亮,更因此取得122億銀彈,為之後的併購之路積蓄更雄厚的實力,而也顯見元大金不僅在併購戰場上收放自如,龍頭券商未來的亞洲盃之路,也將走得更為寬廣。
很多金融業對外參股、併購,都以「燒錢」收場,但這對於講求實績、效率的元大金文化而言可說是「絕緣體」,一方面元大金不會好大喜功,為併而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因為不會好大喜功,使得元大金在對於併購標的選擇上,反而更偏向小而美。
不僅這次的泰國證券公司,包括先前元大買下印尼券商、韓國韓新銀行,都算是小型或中型的標的;一位熟知併購策略的業界人士指出,比起規模,在併購上最重要的反而是體質,主要是不要買了一個「大黑洞」回來。元大正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比起規模,元大更重視體質。
這也展現出元大金對自家經營團隊的自信,因為經營團隊有一定的經營實力與戰力,因此,只要是一個體質乾淨的公司,即便是規模不大,元大金也相信自家進場後,一定能在短期內讓它成長、茁壯。
元大金更懂得什麼時候該退,什麼時候該進,進退之間的拿捏得宜,不死守教條不放,這也展現在2011年決定出售金英控股近3成股份的決策之上,當時金融圈還有不少人觀望,元大證券是否放棄這塊市場,但最後事實證明,元大金不僅從未放棄,而且反而因此讓資源配合整個市場、大環境的變動,作了更有效益的分配,現在元大金已開創了東南亞市場的全新舞台,未來的成果展現也更令人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