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金融業擁4優勢


對國人擔憂服貿過關會引發陸銀登台的激烈競爭,金融業者認為,只怕市場太小,不怕競爭。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分析,台灣金融業者具有四大優勢,不怕競爭,服貿協議對金融業來說,利多於弊。
吳一揆指出,服貿通過後,將取消大陸銀行來台參股或設立分行的OECD條款,並提高大陸銀行參股台灣金融機構的持股比例,然早已習慣與花旗、匯豐等外資銀行競爭的國銀,在維繫客戶關係及洞察客戶需求的能力仍領先大陸金融業,無須擔心大陸金融業的競爭。
吳一揆分析,台灣金融業有四優勢,第一是台灣銀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經營手續費業務能力佳,目前淨息差(NIM)約1.4個百分點,仍可創造新台幣2,200多億元的稅後淨利,顯示台灣銀行業已脫離傳統存貸款業務經營模式。
第二是在利率完全自由化的台灣市場,台灣金融業者需透過精耕細作的經營方式及持續的產品創新,才能維持獲利,相較大陸金融業者,台灣金融業具有更為優秀的差異化行銷能力。
第三是台灣金融業管理效率較高,因應個金、法金業務性質與授信流程差異,針對個金、法金業務進行「分業管理」,前中後台人員依個人專業技能,分別專精於個金或金業務的發展,藉此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與經營績效。
最後是台灣金融業具良好的呆帳控管能力,他指出,歷經雙卡風暴後,台灣金融業者的風險控管機制全面改革,業者也從中汲取豐富經驗,並培養了重要的風險控管核心能力。
吳一揆認為,相較大陸銀行業,台灣銀行業規模較小,至大陸發展時受限規模及資金,據點拓展速度較慢,使分支機構的布局速度受到限制,影響國銀在大陸的獲利機會。
他表示,開放兩岸銀行業參股,讓台灣金融業得以引進優秀的策略性投資人,除可厚植國銀資本穩固融資管道,也可藉由陸銀既有的分支網點,快速拓展人民幣業務,擴大服務範圍,加速國銀於大陸業務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