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金融營業稅 產壽險不同調

金融業營業稅漲 稅收增逾240億

 
 
金融業營業稅提高至5%一覽
【廖珮君、王立德╱台北報導】財委會昨一讀通過,將金融業營業稅從2%調漲到5%,估算整體金融業每年將多繳240多億元稅款,其中以銀行業多繳202億元最多,財委會決議,3個月內檢討調漲3個百分點的落日條件。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面對金融業營業稅制訂「落日條款」,一度強硬態度說,「這問題,留給之後的財政部長、金管會、立法委員去討論。」不過財委會以附帶決議通過財政部應在3個月內制訂落日條件後,張盛和態度也軟化,要求財政部同仁開始研究金融營業稅回歸到2%落日條件。

3個月檢討落日條件

由於金融業營業稅是2個月繳一次,若6月底三讀通過,等於9月營業稅就調漲到5%,就得開始多繳稅,影響金融業今年獲利,可能以銀行業衝擊最大。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今年銀行業第1季獲利很好,估計今年獲利應可和去年2576億元相當。據金管會統計,全體銀行首季賺837.4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昨財委會初審通過調整金融營業稅到5%,但其中產險業改以「自留賠款」做課稅基礎,讓產險業繳稅額大降。
所謂「自留賠款」是指,產險保費收入,扣除支付的保險賠款後的差額,做課稅,而非以總保費收入做課稅基礎。
業者說,產險業去年應繳營業稅為15.74億元,若以5%、且以總保費收入課徵,得多繳25億元;調整以「自留賠款」做課稅基礎後,產險業1年僅多繳6億元,衝擊大降。
曾銘宗說,財部要調漲營業稅過程中,包括銀行和保險業有不同意見,經過溝通後,金融業已可充分理解並認同,國家穩健財政是經濟金融發展的基礎,沒有穩健財政哪來穩健金融。
                                     提高金融營業稅影響

立法院財委會本周將討論財政健全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營業稅率由2%提高到5%,但對調整金融營業稅,產壽險明顯不同調。
產險業認為,因自留保費增加,一年會增加27~30億元稅金,嚴重侵蝕近兩成獲利,因此提議,希望更改稅基計算方式。
反觀壽險業因稅基可先扣掉準備金,因此一年僅約增加10~20億元稅款,衝擊相對較小,對此次加稅無太多反對意見。
對爭取開放方向大多一致的產壽險業,這次在金融營業稅上出現分歧。產險業主張應改為收入扣除進項稅額後,再課5%金融營業稅,則產險業每年增加的稅款降為5億元左右。
至於壽險業沒有太多進項稅額,若改以產險業的建議,則壽險公司原本可扣除的責任準備金,反而不能扣除,稅款一下會暴增到上百億元,甚至接近200億元,讓壽險業根本不可能接受產險業的建議。
財政健全方案將金融營業稅率由2%提高到5%,衝擊最嚴重的其實是銀行業,一年可能增加約400億元稅款,衝擊獲利的程度也近兩成,銀行業者原本也期盼爭取課稅稅基部分應是從目前的利息收入直接課稅,改為可先扣除進項稅額,以降低負擔。
但因財政部希望公股行庫能共體時艱、且不要轉嫁給消費者,金管會希望銀行能體諒政府財政困難,不要帶頭抵制財政健全方案下,銀行目前對於加稅議題,僅低調反應。
壽險業在這波加稅中,是銀行、產險、壽險中,影響幅度相對較小的產業,因此並未強烈反彈。
但壽險公會、產險公會算是兄弟公會,若產險公會要爭取,都會爭取壽險公會一起發聲,只是這次產險業者的建議,反而會讓壽險公司應繳稅款大幅增加,從一年頂多30多億元的金融營業稅,暴增加近200億元,因此壽險業同意的可能性不大。
整體來看,若依現行財政部的金融營業稅加稅方案,一年銀行、壽險、產險會比現在多繳約450億元的稅金,影響金融業獲利也在1~2成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