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想投資銀行股?看完再想想

想投資銀行股?看完再想想

精華簡文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

2303

想投資銀行股?看完再想想

作者:經濟學人 黃維德編譯  Web Only
這一陣子全世界的銀行股都跌了一大段,想逢低佈局?先看完這篇,再考慮。
過去10年,新興市場營收比競爭對手高的銀行,最受投資人青睞。但這些深耕中國、印度、巴西等地的銀行業者,如今都身陷麻煩。新興市場熱潮的推手之一,就是花旗、匯豐、渣打等銀行提供的低廉資金;銀行搶著借錢給礦業和建築業,因為它們假定中國的成長永遠不會出問題。
現在,中國經濟走緩、原物料價格下跌、新興市場貨幣前景不佳,使得這些放款顯得不是那麼精明。部分客戶必定會違約,最先開始的就是以美元借款,卻倚賴馬來西亞幣、南非幣、印尼幣收入的企業。
渣打在最近的季報中宣佈,壞債損失增加近一倍;今年稍早上任的執行長溫特斯(Bill Winters)亦表示,壞債循環尚未告終。更糟的是,渣打並沒有可以用來緩衝新興市場不振的富有世界業務。
一如渣打,匯豐約有3/4的利潤出自亞洲。各界認定匯率的放款較有紀律,但原屬可靠成長來源的貿易金融,現在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好;2015年上半,全球貿易出現6年來最嚴重的下滑,而且此業務與原物價格習習相關。
2010-14年間,匯豐的亞洲放款額年增率達15%,與地方銀行相近;這樣的增幅今日已難以想像。就算放款額能維持穩定,將收益從當地貨幣轉為美元,也會讓利潤縮水。花旗分析師指出,渣打和匯豐分別有1/5和1/4的利潤出自可能會走弱的貨幣。
銀行的股價已經開始遭受重擊。匯豐的市值數年來首度低於有形資產淨值,渣打的市值僅達有形資產淨值的64%,較金融危機過後的300%大幅下滑。此外,新興市場走弱也打斷了花旗股價的穩定回升。
這一切確實令人不安,但距離1997年和2008年的混亂仍有一段距離。不過,一旦地方銀行開始崩潰,情況可能就會改變;例如,渣打對銀行的放款及墊付款達875億美元,其中1/3位於中國。若中國不動產市場情勢惡化,將促使銀行急忙減少放款,或是迫使銀行法拍可能有問題的資產。
重新思考自身定位的並不是只有銀行業,但新興市場曾為掙扎的產業提供了兩項稀有資源:成長和利潤。以匯豐為例,香港匯豐去年的股東權益回報率為35%,亞洲以外的地區則為8%。這樣的魅力實在難以取代。(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5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813&utm_source=FB&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FBdaily#sthash.K8PR0hYd.dpu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