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壽險業無活絡資產 年底提接軌計畫



無活絡資產 年底提接軌計畫
壽險業金融資產分類情況
壽險業近新台幣6兆元的無活絡資產最快年底要提出「接軌計畫」。保險局副局長施瓊華1日表示,目前初步確定2018年會接軌國際會計準則9號公報(IFRS9),屆時金融資產分類大不相同,將沒有無活絡的項目,因此要求壽險業者最快年底、最慢明年3月要提出接軌調整計畫。
同時未來壽險業者要進行資產重分類,保險局也將要求必須經董事會通過,不可以任意調整。
目前金融資產分在「交易目的」、「備供出售」、「持有到期」及「無活絡市場」四大科目,其中無活絡市場因為用成本列帳,且無限制出售比重,因此壽險業近年大量將債券放入此項目,從2011年到今年第2季底已增加近200%,金額近6兆元,成為四大科目中資產最多的一項,也被外界批評暗藏投資風險、不夠透明。
保險局表示,未來9號公報中,金融資產只剩下交易目的、公允價值(類似備供出售)及攤銷後成本,其中攤銷後成本是用成本列帳,但要列入此項目的資產,不再是以市場交易頻率等來分類,而是要看投資者「持有意圖」,即所謂的經營模式,另外一項即是標的必須有固定的現金流量。
保險局表示,2017年就必須用9號公報開帳,因此壽險業者明年3月就必須針對此號公報試算影響數,了解目前各項資產可能要面臨重分類、出售等,對其淨值及獲利的衝擊,同時未來9號公報後,放在攤銷後成本的債券若中途要賣出,就必須要更改經營模式,保險局傾向要求過董事會,且每一次調整都必須有相關評估,不能想重分類就重分類。
另外,上半年新台幣強勢,壽險業大量消耗外匯準備金,有公司觸及20%警戒線,保險局打算要求未來觸及20%時要強制增提,引發部分壽險公司強力反對,認為新台幣若獨強時,財務壓力已夠大,若要再增提外匯準備金,恐會加重壓力。
所幸新台幣7、8月給面子重貶5.6%,壽險公司不僅出現大量外匯利益,外匯準備金也大量回填,如國泰人壽至少回填逾30億元,富邦也大約增加30億元,因此壽險業者爭取「6個月觀察期」,若新台幣都持續此匯率,就建議維持現行制度,若新台幣再暴漲,再重新考慮保險局的政策。(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