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公股銀經營績效 再努力
財委會昨天也通過立委薛凌等人提案,指儘管市場人力調查顯示,有38%金融業者的確有人力派遣的需求,但國營事業應帶頭減少,維持就業市場穩定,因此要求財部轄下的公股行庫及公私合營金融機構的派遣人力晉用,使用上限不得超過10%。
費鴻泰將公股與其他民營銀行作整體比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不論是在ROA或ROE排名,除了兆豐銀大致排名全體國銀第11、12名,其他公股行庫名次大多在20名之後,像是上海、花旗、開發、京城、匯豐、萬泰、安泰、台新、中信銀等民營銀行,兩項指標表現都明顯優於公股銀行。
李貴敏指出,公股行庫去年資產比重占國銀比重51.9%,但稅前獲利卻僅占36.1%,顯示資產運用效率低;另外,公股行庫的企金放款占全體國銀比重為62.1%,但消金放款則占49.2%,消費金融偏低。
李貴敏也指出,公股催收款占全國比重近年來不斷上升,從95年的46.6%擴增至去年的66.6%,放款品質要再改善。
李貴敏說,若與全體國銀相較,公股行庫的費損年成長率明顯偏高,且愈來愈大,97年公股銀行的成長率為151.3%,全體國銀平均則為63.5%;但到了100年,本國銀行為89.1%,公股銀行卻增為227.2%,落差明顯擴大。
官股行庫不好嗎
u負責人多由公職轉任 心態保守 防弊重於興 u員工多具公務員思惟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u景氣好時開創不足
獲利落後民營業者
u景氣差時配合政策疏困 雨天不能收傘
u喜歡參與聯貸有難同當 踩雷機會高
u通常是監理官眼中的好孩子 卻是獲利的後段班
張盛和昨天到立法院報告,財政部所提的書面報告指出,公股金融機構去年稅後盈餘764億元,比前年成長14.97%,成績亮眼。但多位立委質詢時指出公股銀行表現不如民營銀行。立委李貴敏指出,公股銀行的資產規模市占率高達50%以上,但最近幾年的稅前盈餘占全體銀行比重卻不到40%,去年就只有36.1%。
圖/經濟日報提供 |
全文網址: 公股銀獲利不夠 財政部長緩頰 | 金融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8215609.shtml#ixzz2hH3MVFdr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