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這樣的構想,主要是曾銘宗上月底看見報表時,發現明明保險法允許保險業投資台股、國內投信基金等,合計最高可達可運用資金的35%,但到去年底為止,壽險資金投資這兩項的比重合計僅9.1%,台股更是只有7.4%,還有很大的空間沒有用到。
這讓曾銘宗開始思索,為何壽險業不加碼台股,要大量流往海外投資?進而要求保險局檢討RBC係數,留住壽險資金。
國內有近29家壽險公司、新台幣15兆元的可運用資金,最高可以投資台股及台股基金5.25兆元,但目前卻只有約1.1兆元投入台股。
對曾銘宗來說,如果進一步提供誘因,讓壽險資金多加碼國內獲利穩定成長、現金股利型的股票,除可提供壽險業更大的投資空間,也有利台股規模擴大,對其他投資人更具有信心激勵功能,等於透過一項政策調整創造多贏。
但考慮開放的同時,曾銘宗也注意相關風險,因此要求保險局擴大開放之餘,必須要求壽險公司強化內稽內控,風險管理,對各公司投資研究團隊、股票停利停損的機制更應加強要求,才能在投資獲利的同時,控管投資風險。
壽險計算RBC時的投資台股風險係數調整,預計將成為曾銘宗留住資金投資台灣的第一步,壽險業者普遍也贊同主委的政策方向。不少業者私下透露,若金管會真的調整台股部位係數,壽險資金短期至少有5%會伺機湧入台股,用實際行動表達對政策的支持。
壽險業目前投資美國、歐洲等股市的自有資本要求比投資台股低一半,因此不得不藉由境外股票型基金或直接投資海外股市增加獲利機會,並減少增資壓力,但各壽險公司最了解的還是台股,曾銘宗的小調整,對錢留台灣可能發生大作用,壽險也不必再白白把海外投資手續費給外商機構賺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