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TRF的曝險戶數及金額現在不敢公佈了


TRF地雷 3797企業中招

曾銘宗:對銀行已失信心 將更強力處分




近3800企業戶踩到TRF地雷,金管會重懲銀行。圖為主委曾銘宗。黃世宏攝

再下重手
【廖珮君╱台北報導】人民幣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銷售引發爭議,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全體銀行共銷售1608億元TRF商品給3797戶法人,已實現損失是60億元,其中各銀行國外分行共賣708戶、金額634億元,金管會下周將再重懲3家銀行。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強調,這些客戶有70%屬避險,僅30%是非避險,風險仍可控制,因為7成是避險,這邊損失、其他地方有獲利,剩下3成部分,則將要求銀行協助客戶再做避險(可能指重新做1個反向避險契約)。 

今宣布通案檢討措施

9家銀行違規銷售TRF,除永豐銀已遭處分外,其他8家正陳述意見,金管會月底將再重懲其中3家銀行,另外缺失較小的5家銀行將處糾正。
據初步調查,金管會金檢9家銀行為永豐銀、台北富邦銀、台新銀、大眾銀、國泰世華銀、玉山銀、安泰銀、新光銀等,9家銀行均有缺失,但缺失大小不一。金管會今將宣布TRF通案性檢討措施。
曾銘宗昨嘆,此事件後,認為道德勸服已無用,金管會對銀行失去信心,將用更強力處分,來遏止再發生類似情況。
曾銘宗說,金融機構追求利潤,經理人有業績壓力,若金管會用道德勸說,可做到落實程度不高,金管會未來將循3大途徑,一是修法規、辦法;二是透過金檢查核、了解執行情況;最後是銀行業務出狀況時「重懲」。 

目前接獲客訴有9件

金管會昨赴財委會對「TRF等衍生性商品」做專案報告。曾銘宗坦言,TRF這種商品,是讓客戶「獲利機會大但金額小」、「損失機會小但卻賠很大」。
銀行主管說,TRF商品在台灣銷售超過10年,過去是「賭」澳幣、日圓,去年初開放人民幣後,國內就開始銷售「賭」人民幣匯率的TRF,又以新銀行銷售最多。據統計,全世界的人民幣TRF銷售到台灣就佔24%、賣到其他國家佔75%。
立委吳秉叡質疑,若人民幣續貶,是否會造成已實現損失擴大到上百億元?曾銘宗說,要看客戶進場時點,基本上進場時點約人民幣6元多,要變成上百億元機會不高,且目前客訴僅有9件。 

曝險額估僅剩240億

曾銘宗說,去年9月TRF出現陳情案、金管會也發現某銀行OBU獲利暴增,旋即介入調查,目前銀行銷售TRF總曝險額是1608億元,且全都是承做人民幣。
他說,銀行端的風險,就是客戶不交割的信用風險,但銀行產品多拋給上一手銀行,加上多有5成保證金,再扣掉客戶7成避險,風險仍在合理程度。
若以不考慮匯率波動因素,以銀行總曝險額1600億元來看,扣除5保證金、再乘上3成非避險,銀行曝險額將僅剩240億元。 

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現況

項目 內容
★銀行總承做戶數:3797戶(其中國外分行承做708戶)
★銀行總承做金額:1608億元(其中國外分行承做634億元)
★契約內容:
◎均以「對賭」人民幣匯率為主
◎70%避險、30%非避險
★主要缺失銀行:共9家銀行,其中永豐銀已被處分,後續將再處分3家,其他5家處糾正
★主要缺失:
◎核給客戶交易額度時,沒有評估客戶風險承擔能力
◎未依客戶交易目的、經驗和營收等條件給予適合商品
◎沒有對高風險商品做上架審查或審查不確實
◎對一般客戶交易文件,全用英文表達,也沒告知最大損失和中途解約事宜
◎銀行以不具資格的企金業務員去做商品銷售
資料來源:金管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